约3800个字。
第二课《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学习目标
1、积累“瘫痪、暴怒”等词语,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家作品。
2、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母爱的感悟。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反复诵读法,感悟作者深情。研究探讨,转换吸收知识点。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怀念母亲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瘫痪时,怀着博大无私之爱的母亲是怎样痛心与忍辱负重地照顾自己,来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愧疚和怀念之情。请同学们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感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唤起真切的情感体验。
学习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领会朴实的语句中蕴含着的丰富情感,引导学生抓住细节描写感悟常常的母爱。
学习难点
通过朗读,能说出题目“秋天的怀念”的深刻含义,感受“好好儿活”的深远含义。
课前预习
教材助读
1、走进作者
史铁生——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1951年生于北京,1972年即他21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场重病,导致双腿瘫痪。也就是在那一年的秋天,他的母亲去世了。1979年他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81年,患严重的肾病,1998年开始做透析。写下了许多震撼人心的作品主要作品:《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合欢树》、《病隙碎笔》、《命若琴弦》等。他说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2、了解背景
史铁生写的《秋天的怀念》是一首母爱的赞歌,是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读了这个故事,我被深深地打动,并且产生强烈的心灵共振。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儿活下去,只有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才有这种力量。作者借助几件平常小事进行细致描写,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作者非常注意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这些细节的刻画,并通过对比来表现对母亲的深情。如“我”的暴怒与母亲的体贴,“我”对生活的绝望与母亲坚定的鼓励;“我”对母亲病情的浑然不知与母亲的宽容等等。作者通过这些平凡的小事刻画了一位坚强、无私、伟大的母亲形象,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地愧疚、热爱和怀念之情。最温馨的港湾,是母亲那暖暖的怀抱。母爱,是那么神圣;母爱,是那么高洁。母亲这个字眼,应该用我们的一生去崇敬。
预习
1、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瘫痪(tān huàn) 憔悴(qiáo cuì) 诀别(jué bié) 烂漫(làn màn) 沉寂(chén jì) 央求(yāng qiú)
淡雅(dàn yǎ) 絮絮叨叨(xù xù dāo dāo) 翻来覆去(fù) 捶打(chuí) 透彻(tòu chè)
瘫痪: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某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活动能力
暴怒:突然非常的愤怒
沉寂:非常安静,非常寂静
捶打:用拳头或器物砸
憔悴:形容人脸色不好
央求:恳求,苦苦地哀求
神色:指面部表情,面部表露出来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
敏感:感觉敏锐,对外物的事物反应很快
诀别:不再相见的分别
淡雅:雅致简单,清新
深沉:形容颜色深,程度深
烂漫:颜色绚丽多彩,十分美丽
喜出望外: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高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