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题,约13180字。

  2016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  文 试  题
  全卷满分1 5 0分,考试时间1 5 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些年,“文化创新”已经成了流行词汇。所谓文化创新,其实并不在于创造一些新口号、新提法,关键是要能针对时下所面临的问题,探寻出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所以,在考虑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时,首先应考虑我们当前遇到了什么问题。
  从国际社会经验讲,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 000美元,即人们有了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之后,会有强烈的精神生活的需求,此时社会容易爆发信仰危机。据2 0 1 3年的数据统计,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6 7 6 7美元,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信仰领域也问题重重。这是我
  们进行文化创新的时代背景。
  毋庸置疑,当下人们信仰领域出现的种种问题,与传统的断裂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文化创新就必须重新思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放眼全球,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法国有法兰西民族的文化,德国有日耳曼民族的文化,各民族文化都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法国不会放弃自己的文化传统而完全接受德国文化,反之亦然。这本是文化发展的一个常识。但是近代以来,中国主张放弃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势力非常强大,这无异于摧毁自己的精神长城。其实,文化创新决不能摒弃本国的文化传统,相反,文化创新恰恰应该以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本前提。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的统一?为此,需要从制度上解决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源头活水’’问题。这里所说的“源头活水”有两层意思:一是作为“源头活水”的“中华元典,,,那就是要重视中华民族历史上那些最基本的文化经典,比如“五经’’、“四书’’等。“中华元典,,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载体,是中国文化的根脉,其对于一个民族的存续至关重要,正如古语所说:“叶断犹可将,根断心永绝”.
  但对于这一根脉,我们向来是不太重视的。上世纪初曾经积极倡导政治革新的梁启超对此深以为忧,他说:“今日非西学不兴之为患,而中学将亡之为患。’’从梁启超的时代算起,到今天已经1 00年了,中国文化传承已经发生了严重的断裂,真正能读懂“五经’’这几部“中华元典’’的人微乎其微。“中华元典,,的传承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二是作为“源头活水,,的人才培养,这里重点应该关注高校的人才教育和培养,要能够对现行教育体制乃至高校学科设置中存在的某些不合理之处进行改革。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学,都设有“古典学系’’,以古希腊文献、古罗马文献等为依据,研究那个时期的历史、哲学、文学等等。古典学甚至成为这些大学的招牌学科和专业。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古代经典对于子孙后代而言,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对它们进行研究和传承是后世学者的天职和责任。而我国一定程度上把自己民族的“元典”学(即经学)排斥在高等教育体制之外需要反省。
  笔者一直认为,中国当前的文化创新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需要将上述两个层面的“源头活水”结
  合在一起,即将经典文化教育纳入到高校教育体制中来。事实上,只有恢复经典文化的学习、传承和研
  究,才有文化创新的根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文化创新将无从谈起。
  (选自姜广辉《经典是文化创新的“源头活水”》)
  1.下列关于“文化创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创新的关键是要能探索出解决时下所面临的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而不在于能否创造一些
  新口号、新提法。
  B.我国当前进行文化创新的时代背景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幅提高、经济快速发展而人们精神信仰
  领域产生危机。
  C.对于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文化创新都应该立足于继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决不能抛弃本
  国的文化传统。
  D.要解决中国当前的文化创新问题,首先是要将经典文化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制之中。否则,文化
  创新只能成为空谈。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进行文化创新就必颏重新思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这是因为,当下人们信仰领域出现的种种
  问题,与传统的断裂有直接的关系。
  B.实现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的统一,需要从制度上解决文化传承与创新面临的两大问题,一是“中华
  元典”的传承,二是人才的培养。
  C.西方一些著名大学极其重视对古代经典的研究与传承,与之相反,我国却把民族“元典’’排斥在高
  等教育体制之外。这种做法要反思。
  D.经典是文化创新的“源头活水’’,恢复经典文化的学习、传承和研究是文化创新的根基。只有做到
  了这一点,文化创新才会成为可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好了之后,反而容易爆发信仰危机。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精神信
  仰领域也出现诸多问题。
  B.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沿着自己的传统发展。但遗憾的是,自近代以来,中国却有很强的势力
  主张放弃本民族传统文化。
  C.“五经’’、“四书’’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载体,是中国文化的根脉,但人们对其重视不够,真正能读懂
  的人也微乎其微。
  D.要进行文化创新,就要改革现行教育体制乃至高校学科设置中不合理之处,如设立“古典学系’’,研
  究并传承古代经典。
  二、古代诗文阅读(3 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尚书屯田外郎赠兵部员外郎钱君墓表    欧阳修
  君讳冶,字良范,姓钱氏。明道二年六月十一日,以疾卒于家,享年五十有二。
  君少好学能为文辞家贫其母贤尝躬织以资其学问每夜读书母为灭烛止之君阳卧母且睡辄复起读。
  州举进士第一,试礼部高第,遂中甲科。为吏长于决狱,历六县,皆有能政。
  潮州自五代时,刘氏暴残其民,君为海阳经年,民归业者千余户,由是海阳升为大县。潮之大姓某氏
  火,迹其来自某家,吏捕讯之,某家号冤不服。太守刁湛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