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7970字。

  教学设计
  6 鸿门宴
  教材概述
  “鸿门宴”这个历史事件发生于公元前206年(即陈涉起义后的第四年),地点在现在陕西省临潼市新丰镇附近的“项王营”,当时叫“鸿门”。这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农民起义军胜利果实而展开的第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当时刘弱项强,在双方力量极为悬殊的情况下,刘邦冒险到项营,骗取项羽的信任,经过种种斗智斗勇的曲折斗争,终于脱险逃归营地。文章描述了刘邦从被动中争取主动、变劣势为优势、化险为夷的过程。故事情节完整,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语言精当,文字传神。
  本文情节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脱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故事首尾呼应。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虽是《项羽本纪》中的节选部分,而结构却十分严谨,是一个动人的完整的故事。
  作者善于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语言精练生动,寥寥数语就能突出地刻画出人物个性,这是学习的重点。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突出,这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设计(一)
  (作者,张琳,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教师,本设计曾发表于《语文建设》上。)
  教学目标及切入点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立足文本,结合网络资源,深入而全面地了解项羽、刘邦的性格。
  (2)使络中提取大量有效信息并加以理性分析、整合的能力。
  (3)从不同的人格魅力中汲取力量,使学生充分体会文学形象所蕴含的崇高美。
  2.切入点
  刘、项诗作皆有王者之气,二人皆盖世之雄,但其命运迥异。项羽失败了,可是太史公还是客观地记录了项羽的生平功绩,并把他列入帝王才能进入的“本纪”里面,教学时从探究刘邦成大事的原因以及项羽的人格魅力切入。
  教学过程
  1.蚁穴溃堤——导入
  幻灯展示刘邦《大风歌》、项羽《垓下歌》。
  师:请大家朗诵这两首诗,要读出《大风歌》踌躇满志、慷慨悲壮的情感以及《垓下歌》慷慨悲凉的意味。同时思考两首诗表达的不同情感。
  分析: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抒发了他在战胜项羽,成为汉朝开国皇帝之后的那种既踌躇满志又担忧江山不稳的复杂心情。情动于中而发于外,慷慨悲壮,流韵千古。
  项羽的军队在垓下被围,四面楚歌,项羽逃至乌江边,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力竭自刎身亡。《垓下歌》即为一代霸王之绝唱。
  2.深水养鱼——探究
  首先为络环境与资源:提供一人一机的网络教学环境。同时提供多媒体教室,介绍百度百科、百度项羽贴吧、百度刘邦贴吧等。
  要求:(1)请同学们按照日常学习小组的划分分成六组。前三组同学探究第一个问题,后三组同学探究第二个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2)立足课文,搜索网络资源,筛选出有效信息,进行整合、分析,特别是第一个问题,要注意在对比中得出结论。把有用的材料存放在硬盘的文件夹中。
  (3)小组内的同学进行讨论,对各自搜集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