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330字。

  盐城市解放路教育集团新洋校区
  九年级语文(上)假日试卷20150903                        
  命题:钱义国(qyiguo)  审核:袁宏立   
  一、积累与运用
  1.默写古诗文名句。
  ①到此已无尘半点,                        。
  ②五岳归来不看山,                               。
  ③天生一个仙人洞,                               。
  ④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
  ⑤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⑥江山代有才人出,                               。
  ⑦天时不如地利,                               。
  ⑧故曰,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⑨得道者多助,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            、
  、          、          ,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      )滤过心田,冲走污gòu,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暇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汩汩(      ) 污gòu(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请将“死亡”、“诞生”、“繁衍”和“成长”这四个词语按顺序放在选段中。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坚决与腐败分子分道扬镳,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B. 公安部要求各地公安机关,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坚决遏制新疆暴力恐怖活动多发频发势头,确保全国及新疆社会大局的稳定。
  C.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D.考试临近,我们初三学生的压力固然在一点一点增大,但与此同时,我们的知识、能力、意志和品质也在一天一天地与日俱增。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立春过后,冰雪融化,草木,还有各种花,都次第开放。
  B.国务院日前决定全面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这标志着养老金“双轨制”的破冰。
  C.由于云雾的皎洁,云雾的柔美,特别是云雾的飘舞,使黄山呈现出静中有动的美感。
  D.上海外滩踩踏事故为所有人敲响了安全的警钟,尤其是学校在大型活动或集会时,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以避免不发生意外。
  5.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空格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经典滋养我们的精神,名著引领我们的人生。沐浴着母爱的光辉时,       在《繁星﹒春水》中对母爱的深情歌颂引起了我们的共鸣;遇到挫折磨难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         的不屈意志激励我们去勇敢面对;向往纯真的友谊时,鲁迅在《社戏》中所写的“我”与小伙伴们             的事情令我们羡慕不已。
  6.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腾讯体育 7月31日吉隆坡讯 中国北京击败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获得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
  2015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北京也创造历史,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
  根据材料一,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不要出现具体时间)。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右边是北京申办2022年世界冬奥会的标识,请找出该标识上除字母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解读设计的精妙之处。要求语言简明,语句通顺。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金陵酒肆留别(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①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②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释]①吴姬:卖酒的女子。②欲行不行:欲行,想离开的人;不行,送行的人。
  7.诗歌首句中的“香”字既指柳花香,又指□香,说说诗人写香的用意?
  8.初中生活即将结束,请把这首诗歌中的诗句“                 ,                 ”题写在同窗的留言册上,以表达你的深厚情谊。
  9.赏析结尾两句诗句。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10~14题。
  [甲]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孟子曰:“桀、纣①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
  [注释] ①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 ②与:同“为”,替的意思。
  ③尔也:而已。 ④圹(kuàng):原野。
  10.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
  (1)寡助之至(           )    (2)亲戚畔之(                         )
  (3)兽之走圹(           )   (4)所恶勿施尔也(                     )
  11. 甲文认为“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的结果是怎样的,将这个句子写在下面,并加以翻译。
  句子:                                     
  翻译:                                                                                                            
  12. 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乙文中的这个句子是:                                             。
  13. 乙文中说到的“桀、纣”,其失天下的原因,用甲文的句子来解释就是:           
  。
  14. 甲文说“得道者多助”,乙文说“得天下有道”。这两个“道”的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5—18题。
  眼界与读书
  赵 畅
  (1)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周总理读书时,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的眼界为其发愤读书作了注脚。既立志于“中华之崛起”,就必须好读书,读好书,时时检点自己,提醒自己,因为“中华之崛起”所呼唤的读书人,不仅要有报国之志,更要有报国之才。冯友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作为一个学问家,做学术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这一点,对读书人很有启发。虽然读书人并非一定是学问家,但读书的眼界却力求要高,这样至少就不至于把读书当作可有可无的休闲娱乐或者陷入无聊的泥潭。
  (3)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还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樊篱。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之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4)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这既关乎读书兴趣,亦关乎读书效果。在有些人看来,终日埋头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一些不近人情、枯燥乏味的“怪人”。事实上,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使不少科学家逐步成为自然美的追求者与发现者。达尔文“常常几小时地阅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拜伦、华尔特•司各特的诗篇”;诺贝尔读过许多名人大家的文学作品;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都非常喜爱古典文学。也许对自然科学家来说,了解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会有助他们的逻辑思维变得更开阔,流转自如。同理,文学艺术方面的专家如能多读一点自然科学知识,在创作作品与表达自我的时候,往往也能够更加深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