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3道题,约6930个字。
四川省简阳市2014—201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说明:全卷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总分人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第Ⅰ卷(选择题)(14分)
1.(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几只燕子隽逸地从粼粼如縠纹的湖面掠过,构成了一幅隽妙无比的春景图。
B.父母揠苗助长,盼子成龙;子女们却偃旗息鼓,停滞不前。
C.盘子里盛放着的正是当地盛产的龙眼荔枝。
D.针砭时弊,不是说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2.(2分)下列句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2分)
A.他生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浃些伤痕;一部乱篷篷的花白的胡子。
B.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垦,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婉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C.坦率地讲,我是欣赏你的,一如欣赏一部作品。既使没有血缘关系,我仍会欣赏你,因为你身上有许多闪光的东西。
D.我猜测它部分是因为来自同学的不许杰出的压力(除了在体育运动中),部分是因为社会教给人们的短期满足,部分是由于一种映象即科学和数学不会使你能买一辆跑车,部分是因为对学生的期望太低,部分是因为理智地讨论科学和技术——甚至学习本身——很少有回报或榜样。
3.(2分)下面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是()(2分)
(1)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年华。我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2)我认为你一定随着春天温暖的风,又踏着严寒冬天的雪,深入到祖国的高山、平原,了黄河、长江,进入了无边无际的海洋。
(3)临行时我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4)半个世纪过去了,美丽壮阔的南京城已难寻觅旧时,可先辈们痛苦的哀号将永远在我灵魂深处回荡。
A.囚住飘进珍重容颜
B.留住流入慎重面貌
C.关注汇入庄重脸庞
D.守住进入珍惜相貌
4.(3分)下面句子语意连贯的一项是()(2分)
①只在本地有人中了状元时才能开正中的大门,由状元走过中间的桥去祭孔。②进门便是泮水池,上有三座桥,中间的桥直对“大成殿”。③祭孔夫子的“文庙”有三个大门并列。
④不是状元,就不能开正门,无人走这“状元桥”。⑤门的大小一直是和进出的人的名位身份相连的。
A.③②①④⑤B.②⑤③①④
C.⑤③②①④D.⑤②③④①
读下则短文答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5.对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是马也(这)
B.执策而临之(鞭打)
C.其真无马耶(增强语气)
D.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
6.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跑了千里远以后,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
B.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C.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
D.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字退之。
B.“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C.本文虽短,结构却十分精巧。先从反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正面展开议论。
D.“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