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40个字。
《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初步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的的合理性,学习掌握文中所用的“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掌握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生物“污染”,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家园而努力。
【教学方法】:
1.以学生自读自学为主,教师出示一定的学习目标及方法指导学生自学;通过小组合作,老师点拨,帮助他们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文章的说明技巧。
2.讨论法。学生大胆自由质疑,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合作探究,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对象:
(出示两幅图片“水葫芦”和“观赏鱼”)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观赏两幅图片:葱翠碧绿的嫩叶丛中,绽放着一朵朵紫色艳丽的水葫芦花;那晶莹透明的水族馆里,一条条五彩斑斓的观赏鱼正在活泼自由地游来游去。同学们,看到这一些,你会与一个恐怖的名词“生物入侵者”画上等号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板书课题“生物入侵者”)
二、字词注音:
劫掠(jié)(lüè)藩(fān)篱归咎(jiù)
监(jiā)控斑斓(bān)(lán)失衡(héng)无动于衷(zhōng)
二、齐读首段,明确对象:
(生齐读第一段)
(一)、说说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给事物下定义,要注意三点:一要运用下定义的句式;二要抓住事物本质特征;三语言上还要注意简洁明白。请同学们就以上三点来点评这位同学的回答,并作适当修改。
小结: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并对新的生态系统产生破坏的生物。
(二)、请同学们利用“生物入侵者”的定义辨别下列生物是“生物入侵者”吗,并说明理由。(出示课件)
(1)一颗蒲公英种子随风飘荡几十千米后落地,并在那里生根、发芽、成长。
(2)山间溪水中的鱼虾随着水流游到大江大河中安家落户。
(3)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随一艘货船“偷渡”到北美大陆后急剧繁衍并堵塞疏水管道。
(4)近年来,原产南美的美丽却凶猛的食人鲳以观赏鱼的身份被引进到某些地区并因此带来霍乱病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