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第一板块:温故知新;第二板块:走进深;教案约3920字。
《项羽本纪》第三教时
江苏省高邮中学吴卫东
【设计思想】
《项羽本纪》是苏教版《<史记>选读》第五专题《摹形传神,千载如生——<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中的一篇讲读课文。在前两课时疏通字词句的基础上,本课时我试图借助于学习本课刻画人物的手法(在必修课程中已涉及一些《史记》的人物传记,因而学生对《史记》的人物刻画有了一些认识),进而理解《史记》中人物刻画艺术的作用,并运用到自己对人物的刻画中。
【教学目标】
1、感知项羽形象多方面的性格特征。
2、懂得运用直接、间接描写等手法凸显人物性格。
3、根据人物形象的需要,合理选择人物刻画手法。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引申归纳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学习目标
温故知新
由郑板桥——“《史记》一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复诵观,可歌可泣在此数端耳。”引入本文借助典型事件吴中起兵(起点)、巨鹿之战(顶点)、鸿门宴(转折点)、垓下之围(终点)展现项羽形象。
(投影:明确本课四个典型片段:“巨鹿之战”、“ 四面楚歌”、“东城快战”、“乌江自刎”)
感知手法
布置学生结合课本讨论:每个片断凸显项羽怎样的形象?在这个情节中主要运用了哪些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A、“巨鹿之战”
生:这一情节让我感受到项羽勇猛善战的形象。“沉、破、烧、示、绝、虏”等一系列动词给人所向披靡,势如破竹的感觉。
师:对。这一块尽管正面描写文字不多,但简短的句式、急促的节奏充分展示了形势的紧急和项羽卓越、非凡的指挥才能。大家不妨反复诵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