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30字。

  沁园春•长沙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词的上片中所抒发的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革命的豪情壮志;
  2.通过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进行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中生动、鲜明的意象。
  【学习重点】
  理解词的上片中所抒发的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革命的豪情壮志;
  【学习难点】
  作者笔下景、胸中情的关系及二者交融所形成的意境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而且是杰出的文学家。其诗词气势磅礴,雄浑瑰丽,富有极高的思想价值、艺术品位和审美魅力。
  2.词的有关知识:
  词一片称为一阙或一片。“沁园春”是词牌名,与词的内容无关。“长沙”是词的题目,和词的内容有一定的关系。
  3.时代背景:
  长沙是毛泽东青年时期学习生活、革命活动的中心,他在此先后长达十三年之久。这首词写于1925年。这一年的2月,毛泽东在韶山领导农民运动,几个月内就组织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军阀赵恒惕要逮捕他,于是他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游橘子洲,岳麓山,追怀求学、革命斗争生活,因有此作。
  4.读准字音并解释:
  沁(    )园春  湘(    )江   橘(    )子   百舸(    )  
  怅(    )寥(    )廓(    )   苍(    )茫(    ) 
  携(    )百侣(    )            峥(    )嵘(    )
  挥斥(    )   方遒(    )   遏(    )
  答案:沁qìn园春  湘xiānɡ江   橘jú子   百舸ɡě   
  怅chànɡ寥liáo廓kuò  苍cānɡ茫mánɡ 携xié百侣lǚ  
  峥zhēnɡ嵘rónɡ挥斥chì  方遒qiú   遏è
  5.自由朗读,初步领会词的内容和意境。
  温馨提示:学习小组组长组织组员尝试朗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