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610字。

  课题名称:《种树郭橐驼传》(第一课时)
  课程模块及章节:《中国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备课时间:2015.5.4  学科:语文      备课组:高二
  主备教师:符颖  备课组长:蔡成建      组员:、王陵、刘桂菱、石琼蕾、陈显帅、张朝晖
  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标的理解与把握
  本单元所选课文是古代散文中的精品,篇幅都不长,形式自由活泼,内容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富于情趣,耐读耐想,常读常新。体会这类文章的写法,理清文章的思路,分清文章的逻辑内涵。鉴赏散文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二)教材分析:
  种树郭橐驼传》是唐代柳宗元的作品。本文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批评当时唐朝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行为,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三)学情分析:
  作为高二年级的学生,对文言基础知识应该具有一定的基础,但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高,思维能力和对文章的审美能力不强,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将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能,加大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操的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文言知识(重点实词、虚词、语句、文言句式)。
  方法与过程:
  1、 学习类比的写法,对比的手法
  2、 学习本文的讽喻性特点,理解作者的“养人术”
  情感与评价:
  了解“顺民之性以养民”的深刻道理及其现实意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