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400字。

  必修三文言知识梳理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
  1.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通    ,含义: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    ,含义: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通    ,含义:        
  (4)直不百步耳
  通    ,含义:        
  (5)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
  通    ,含义:        
  (6)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通    ,含义:        
  通    ,含义:        
  (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    ,含义:        
  (8)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通    ,含义:        
  (9)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通    ,含义:        
  (10)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通    ,含义:        
  (11)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通    ,含义:        
  (1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通    ,含义:        
  (13)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通    ,含义:        
  (14)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
  通    ,含义:        
  (1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通    ,含义:        
  (16)或师焉,或不焉
  通    ,含义:        
  2.请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古义:         今义:        
  (2)邻国之民不加少
  古义:         今义:        
  (3)或百步而后止
  古义:         今义:        
  (4)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         今义:        
  (5)谷不可胜食也
  古义:         今义:        
  (6)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古义:         今义:        
  (7)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古义:         今义:        
  (8)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古义:         今义:        
  (9)寡人之于国也
  古义:         今义:        
  (10)金就砺则利
  古义:         今义:        
  (1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古义:         今义:        
  (12)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         今义:        
  (13)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古义:         今义:        
  (1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         今义:        
  (15)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古义:         今义:        
  (16)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古义:         今义:        
  (17)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古义:         今义:        
  (18)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义:         今义:        
  (19)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古义:         今义:        
  (20)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