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00个字。
《乡愁》余光中
授课教师:泉州四中 吴晓榕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诗作,了解作者的一腔赤子之情。
2、 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诗的内涵。
教学难点:
作者的主观感受是如何表达的。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师生共赏歌曲《乡愁》。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歌词是谁写的吗?
生:余光中
师:很好,大家都有去预习,这首歌的歌词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余光中先生的《乡愁》。
二、简介作者——余光中
1、 学生根据你积累的资料简要介绍余光中先生。
2、 老师介绍(看屏幕):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于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主要诗作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乡愁四韵》等,诗集有《灵河》《石室之死》《余光中诗选》等,他被尊称为台湾诗坛祭酒。
三、诵读
师:欣赏诗歌,首先要反复朗读吟诵,“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只有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才能真正走进解读诗歌的艺术殿堂。
请同学们继续看屏幕,认真听朗读,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让同学观看《乡愁》动画)
师: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昂扬激越还是忧郁深沉?(忧郁深沉)
师:朗读这首诗的时候,在语速和节奏处理上应注意什么?
语速要放缓慢一点,要多停顿,不直读长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