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方山子传
8 方山子传.mp3
《方山子传》导学案.doc
《方山子传》课件(正式版).ppt

  《方山子传》导学案
  预习案
  一、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年),字______,号______,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______、弟______并称“三苏”,且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唐代______、______,宋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_______”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_______”。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
  二、写作背景:
  作者选择某人作为传主,一定是对方的身上有着某些令他特别感兴趣的东西,方山子弃荣利功名而自甘淡泊贫贱的行动,对大难不死的苏轼有不少的触动,作者结合自己当时被贬黄州的处境,于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是借他人之酒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写方山子未尝不是自悲不遇,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在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三、引申导读:
  余秋雨在《东坡突围》中这样写道:“像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应该是他所处的时代的无上骄傲,他周围的人一定会小心地珍惜他,虔诚地仰望他,总不愿意去找他的麻烦吧?事实恰恰相反,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一起“乌台诗案”,把苏轼贬到黄州。苏东坡在黄州的精神遭遇,那阙著名的“卜算子”,用极美的意境道尽了: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幽人独往来,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苏轼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千古杰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产生了。而人物传记《方山子传》也成为作者被贬黄州时写的一篇托文言志的名篇,作者在与朋友对话,对话的核心是: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与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