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310字。

  2016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古代文化常识
  本词条从古代称谓习惯、历法、礼仪到科举制度,概括性的阐释了中国悠久的古代文化常识。
  一、目录
  1称谓(▪ 称呼习惯▪ 各年龄段称呼)
  2历法(▪ 纪年法▪ 纪月法▪ 纪日法▪ 纪时法)
  3节气
  4职官
  5地理
  6科举(▪ 学校与录取方式▪ 发展变革▪ 八股文与试帖诗)
  7宗法(▪ 七出▪ 七庙)
  8礼俗
  9古代音律
  二、具体介绍
  1称谓编辑
  称呼习惯
  称呼 几种情况 举例
  直称姓名 自称 厌称或自作介绍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于后谄
  称对方的字 号 斋名 谥号 官名 籍贯 为官之地 有时或几项兼称。 表示对别人的礼貌和尊敬。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
  称对方为“公”“君”“吾子” 专门表示尊敬或表示近亲的称谓。 吾子淹久于弊邑。
  庶子(小人)鲰生(浅陋无知的人)黔首(贱称百姓) 鄙视对方 唉!庶子不足与谋
  称对方为“卿” 早期古人对人的敬称,后多用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卿欲何往?
  加“令”“仁”“贤” 表尊敬客气 贤弟 仁兄 令堂
  由人物身份,人物关系所确定的称谓
  1、谦称—称自己
  人物身份 谦称 举例
  国君
  寡人 朕 子自称日“朕” 寡人无疾
  王侯
  孤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一般人 仆 不才 不佞 愚 鄙人 敝人 恢维宇宙,斯吾之鄙人愿也
  妇女 妾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指自己家人 加“家”“舍” 家兄 舍弟
  2、敬称—称别人
  人物身份 敬称 举例
  国君 陛下 皇上 大王
  已死的皇帝(庙号)
  汉高祖 宋太祖
  老师 子 夫子 师 先生 子墨子;夫子何哂由也
  官或尊长 公 君 足下 丈 大人 愿足下更虑之
  公为我献之
  3、其他
  人物关系 称谓 举例
  称平辈 尔; 汝 而安敢轻吾射
  汝亦知射乎?
  称晚辈 小子 小生 小生乃欲相吏邪?
  称去世的长辈 加“先”字 老妣
  表叔侄关系 加“从”字 求太监后,得二从子
  各年龄段称呼
  序号 称呼 年龄 序号 称呼 年龄
  1 襁褓 不满周岁 10 弱冠 男子二十
  2 黄口 婴儿 11 而立之年 三十岁
  3 孩提 二三岁 12 不惑之年 四十岁
  4 始龀 七八岁 13 知天命之年 五十岁
  5 垂髫 幼年 14 耳顺(花甲) 六十岁
  6 总髻
  总角 幼年 童年 15 古稀之年 七十岁
  7 总发
  束发 童年 少年 16 耄耋之年 八九十岁
  8 豆蔻年华 女子十三四岁 17 期颐之年 百岁
  9 及笄之年 十五岁(为成年)
  2历法编辑
  纪年法
  1、年号纪年法: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以“元,二,三……”为序数,至去世为止。如:鲁僖公元年,鲁庄公十年。从西汉武帝建元起,以年号纪年,用“元,二,三……”为序,更换年号则重新开始。如:元嘉元年,汉末建安中,元和十年。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重新纪年,称作“改元”。如:“是年夏王,改景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