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15-16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粤教版)第二单元 唐诗之旅下 课件+检测(14份)_
  7.白居易诗四首.doc
  10.酬赠诗四首.doc
  10.酬赠诗四首.ppt
  11.咏物诗四首.doc
  11.咏物诗四首.ppt
  12.咏史诗三首.doc
  12.咏史诗三首.ppt
  7.白居易诗四首.ppt
  8.杜牧诗三首.doc
  8.杜牧诗三首.ppt
  9.李商隐诗三首.doc
  9.李商隐诗三首.ppt
  单元过关检测卷(二).doc
  诗歌鉴赏宝库.doc

  第二单元 唐诗之旅(下)
  7白居易诗四首
  有“垂髻幼童”吗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首都市民和全国人民一样,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髻幼童,纷纷慷慨解囊……
  这是2013年6月21日《杂文报》第1版《青春小札》中的一句话,其中“垂髻幼童”说得不对,应是“垂髫幼童”之误。髫(tiáo),指儿童下垂之发,也称“垂髫”。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句,其中“黄发”指代老年人,“垂髫”指代幼童。而“髻”指梳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幼童头发稀少,是梳不成“髻”的。汉语中也不用“垂髻”指代幼童。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赵永成
  走近作者
  简
  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今属山西),祖上迁居下邦(今陕西渭南东北),生于新郑(今属河南)。贞元十六年(800)登进士第,历任左拾遗、翰林学士。元和十年(815)因上书请急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官终刑部尚书。晚年闲居洛阳,皈依佛教,自号“香山居士”,世称白香山。
  作
  品   白居易生有诗近3000首,自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其中讽喻诗以《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感伤诗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长庆年间自编文集《白氏长庆集》。
  ……
  9李商隐诗三首
  怎能说“到我家来拜访”
  《市长秘书》(作家出版社2007年9月版)是一部反腐力作,但是,好作品也存在美中不足。例如第五章有这样一段话:
  有一天晚上,黑水河城建房产开发公司总经理沙威和夫人到我家来拜访,这两口子是特意来找杨娜的。(注:杨娜是“我”的老婆)
  “拜访”一词使用有误。拜访:看望、探望。拜:敬词,用在表示自己动作的词前面,表示对人的恭敬。如拜读、拜托、拜访。
  我们能说“到某人家去拜访”,却不宜说“到我家来拜访”。我们怎能要求别人对自己恭恭敬敬呢?那不是太自傲了么?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陈两森
  走近作者
  简
  介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人。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在词采华艳这一点上,与温庭筠接近,后世又称“温李”。唐代后期,统治集团内部党派斗争激烈,而李商隐与当时牛党、李党都有关系,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
  ……
  11咏物诗四首
  “目前的当务之急”?
  《陕西老年报》曾刊有《杜鹃花如何应对夏季高温》一文,其中说:“要使这些杜鹃花安全越夏,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做好降温增湿的工作。”句中“目前”和“当务之急”连用,值得商榷。
  “目前”即当前、眼下,指说话的时候。当,即当前;务,即必须。“当务之急”前加上“目前”显然语义重复。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王心言
  走近作者
  简
  介   顾况(725—814),字逋翁,苏州(今属江苏)人,唐肃宗至德二载(757)登进士第,曾为校书郎、著作佐郎,贞元初,因作诗嘲讽权贵,贬为饶州司户。曾至崂山受道箓,后传其隐居于茅山,自号华阳真人。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郡望昌黎(今属河北),后人称为“韩昌黎”。幼孤,由兄嫂抚养。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历任宣武军董晋、武宁军张建封二幕府节度推官,十八年授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因得罪当权者,贬为阳山(今属广东)县令。元和元年(806)召为国子博士。后曾任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等职。元和十二年(817),从裴度征讨淮西有功,迁刑部侍郎。十四年,因上书谏宪宗迎佛骨事,贬为潮州刺史。穆宗即位,召为国子祭酒。后历任兵部侍郎、京兆尹、吏部侍郎。长庆四年(824)十二月卒于长安寓所。谥号 “文”,人称“韩吏部”“韩文公”。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又登博学宏词科,授太子校书,迁监察御史。曾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革新活动,失败后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后历任连州、夔州、和州刺史。入朝为礼部郎中,复出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又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世称刘宾客。官终校检礼部尚书。刘禹锡与白居易齐名,白称刘为“诗豪”,两人合称“刘白”。其诗简捷明快,风情俊爽,格律精切。仿民歌而作的《竹枝词》,在唐诗中别具一格,影响较大。
  杜荀鹤 (846—904),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但时局危乱,未得官职便还旧山。天占元年(904),朱全忠奏其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遇疾,旬日而卒。
  ……
  第二单元 唐诗之旅(下)
  单元过关检测卷(二)
  (测试时间:120分钟 评价分值:120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
  A.朱绂(fú)    脍切(huì)    嬗变(shàn)    河畔(pàn)
  B.衢州(qú)  京畿(jī)  菰米(ɡū)  妃子(fēi)
  C.春苑(yuàn)  舞筵(yán)  灵犀(xī)  茎叶(jìnɡ)
  D.蓬蒿(hāo)  芙蕖(fú)  赝品(yàn)  栖息(xī)
  解析:A项,“脍”读“kuài”;C项,“茎”读“jīnɡ”;D项,“栖”读“qī”。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
  莫言不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无人质疑他是优秀的中国作家,他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是不是就该将他的位置挪近福克纳和马尔克斯?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换一批评委,结果就很可能大相径庭,所以千万别以成败论英雄。莫言自己在获奖后也表达了“惊喜”和“惶恐”。诺贝尔文学奖曾被人戏称为“死吻”,意思是获奖作家往往会更加慎于出手,放不开手脚去创作,作品质量也会江河日下。但愿莫言是个例外,小说创作一如既往地游刃有余。
  ……
  怀古咏史诗鉴赏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或感慨岁月的倏忽变幻,或讽刺当政者的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含了深沉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
  鉴赏怀古咏史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1.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有关人物和用典(对于典故不仅要了解典故本身的内容,更要明确作者用典的目的)。
  要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积累得越多越好。作为咏史诗,不少篇章在吟咏的人和事之外,还会引用一些典故,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多个典故。对于这些典故,一定要有所了解,并且要很好地体会作者用典的目的。用典有明用的,也有暗用的,有正面用的,也有反其意而用的,在分析时,要特别留意。
  2.揣摩作者写这段历史、这个古人的意图所在。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触发其感慨的媒介。如苏轼被贬黄州,到过当地一处叫赤鼻矶的地方——传闻就是当年三国的古战场赤壁——凭吊,这赤鼻矶可以说是触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