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330字。
文言文翻译专项训练
《屈原列传》
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见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白国家治乱的道理,熟习应对辞令。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屈原对怀王听闻失灵而不能分辨是非,视线被谗佞谄媚之徒所蒙蔽而不能辨明真伪,致使邪恶伤害了公道,正直的人不被朝廷所容,感到万分痛心,所以才忧愁苦闷,沉郁深思而写成《离骚》。
3.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阐明道德内容的广博深远,治乱兴衰的规律,没有什么没有表现出来的。
4.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清白高洁,出污泥而不染。推论其高尚情志,就是说与日月争辉也是恰宜的。
5.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秦惠王对此很是担忧,于是就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带着丰厚的礼品来到楚国表示臣服。
6.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屈原关怀君王,想振兴国家,而且反覆考虑这一问题,在他每一篇作品中,都再三表现出来。
7.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弥而见义远。
其语言简约精炼,其内容却托意深微,其情志高洁,其品行廉正,其文句虽写的是细小事物,而其意旨却极其宏大博深,其所举的虽然都是眼前习见的事例,而所寄托的意义却极其深远。
8.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
9.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削减,失去了六个郡,自己也被扣留死在秦国,为天下人所耻笑。这是不了解人的祸害。
10.人穷则反本,放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但,未尝不呼父母也。”
人在处境窘迫的时候,就要追念根本,所以在劳累困苦到极点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在受到病痛折磨无法忍受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
11.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屈原来到江边,披头散发在荒野草泽上一边走,一边悲愤长吟。脸色憔悴,形体干瘦。
12.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所谓圣人,能不执著于外物,而是能随着世俗而转移。
13.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我听说过,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身躯的人定要把衣服上的尘土抖干净。怎么能够让清白之身,去蒙受外界污垢的玷染呢?
1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但他们都只学习了屈原辞令委婉含蓄的一面,而最终没人敢像屈原那样直言劝谏。此后楚国一天比一天弱小,几十年之后终于被秦国消灭。
15.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读过《服鸟赋》之后,把生死同等看待,把官场上的去留升降看得很轻,又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