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题,约10120字。
2015-201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Ⅰ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⑴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 ▲ 最浓郁的芳香。
⑵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贡献份额,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 ▲ 。
⑶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产,适应风土, ▲ ,努力发展传统的生产才是切合实际的做法。
A.挥发 反应 因地制宜
B.散发 反映 因地制宜
C.散发 反应 恰如其分
D.挥发 反映 恰如其分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传统伦理道德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深深影响了元杂剧的作者们,这就使得元杂剧具有寓教于乐的教化功能。
B.阅读经典名著可以让读者切身感受高品位文化,长期阅读有助于读者夯实底蕴深厚的人文素养,构建内涵丰富的精神大厦。
C.被誉为“东方荷马史诗”的《格萨尔王传》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可以堪称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全著字数逾一千多万。
D.专车软件将移动互联网和传统的交通出行结合起来,不但推动了互联网共享经济的发展,而且增加了车辆的使用率,改善了人们出行的方式。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A.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B.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C.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D.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直得到人们的好评。 ▲ , ▲ , ▲ 。 ▲ , ▲ , ▲ 。可以说,在关于西湖的吟咏中几乎没有超越苏轼这首诗的。
①这首诗还微妙表达了一个美学原则
②而且用拟人手法将西湖比作美人
③人们读了它会对美有更清晰的认识
④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它的丽质都无法掩盖
⑤诗人不但表现出西湖的形象特征
⑥美的形式是天然与雕饰的统一
A.⑤④②③①⑥ B.③①⑥⑤②④ C.⑤②④①⑥③ D.③⑥①④⑤②
5.对下列材料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两只蚂蚁想到墙那边去找食物,第一只蚂蚁顺着往上爬,刚爬到一半就掉了下来,如此反复了几次。另一只蚂蚁看到这种情况,就绕过墙到了那边。第一只蚂蚁爬过墙时,另一只蚂蚁已将食物吃完了。
A.正确的方法胜于盲目的坚持。
B.忽视方向的选择会误入歧途。
C.取得成功需要摒弃思维定势。
D.汲取他人教训可以少走弯路。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贻华亭诸亲友诗序
(明)何良俊
余旅寓留都,故乡诸亲友每有来讯,即讽余南归。尝闻昔人以轩冕为桎梏。夫轩冕者本荣身之具也,然不免于牵曳,由达情任性者视之,其于桎梏等耳。若吴中士,竞营厚产,多者以万计,其次不减数千。故皆受有司绦笼,每一接见病若夏畦,其为桎梏,孰甚于是?
余羁旅贫困,有时绝粮,岂不知故乡尚有旧业可赖,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