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题,约9760字。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5—2016学年
高一9月质量检测考试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古诗文阅读:共5题共3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钱烈女墓志铭
[清]王猷定
扬州有死节而火葬于卞忠贞祠南十五步,为镇江钱烈女之墓。烈女死明弘光乙酉四月二十七日。以家于忠贞祠,即其地为墓。南昌王猷定客扬州,与里人谈乙酉事①,辄为诗文吊之。岁丙申春,其父乞余铭,痛哭言曰:
“城破,督师史公率兵趋东门,女决其必死,己持刀欲自刭,余挽其手;积薪以焚,余又夺去;结环,丝绝,环又断。余皇急不知所出,不得已,乃予以药曰:‘汝姑视缓急可也。’”
猷定为之感泣,时宾客闻者皆流涕。又言曰:
“呜呼!吾老人十年以来,头童然秃且尽,而视听茫然,而肝肺崩裂,如沸如屠。然每忆吾女吞药不得死,吾老人不知生之可恋而死之可悲也!兵入,以戈刺床下,数刺,数抵其隙,乃去,不知女反匿床下。药发,喘不绝,余与老妻抱之恸,强饮以水,不死。女泣谓余曰:‘儿受生养十六年,父母又无男儿,不能与父母相养以生,相待以老,俾至于终身。而今使父母收我骨,目不瞑矣!父老祖宗之不血食②,家世江南③,当与母勉图归计耳。’时注水庭中,立起,以头投水,水浅,自顶以上不及颈,余力持之起。比屋杀人焚炉,火四起。夜,女以纸渍水塞口鼻,强余手闭其气,令绝。余心痛,手不能举。又解衣带,强母缢之,母仓卒走出。闻足击床阁阁,呜呼,死矣!”
猷定闻益悲,忍不铭?烈女名淑贤,父为镇江钱公应式,母卞氏。公善医,活人者众。女死后,受兵梃、刃数十,不死。
铭曰:三光绝,一炬烈!后土争之土欲裂。瘗尔于忠贞之旁,丽重离④以照四方之缺!
(有删改)
注:①乙酉事:弘光元年(1645年四月,清兵围困扬州,史可法坚守孤城。后扬州城陷,)
史可法殉难,将士无一投降。清兵屠城十日。②血食:享用祭品。古代杀牲取血以祭,故称。③江南:指镇江。④重离:太阳。
1.(本题3分)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宾客闻者皆流涕 涕:鼻涕
B.头童然秃且尽 童:没有头发
C.公善医,活人者众 活:使……活
D.丽重离以照四方之缺 丽:附着,依附
2.(本题3分)下列“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以家于忠贞祠,即其地为墓 B.岁丙申春,其父乞余铭
C.女决其必死,己持刀欲自刭 D.强余手闭其气,令绝
3.(本题6分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吾老人不知生之可恋而死之可悲也!
译文:
(2)不能与父母相养以生,相待以老,俾至于终身。
译文:
4.(本题5分文中哪些场景表现了钱烈女”必死”的决心,试加以归纳。)
译文:
5.(本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乡子
周邦彦
户外井桐飘。淡月疏星共寂寥。恐怕霜寒初索被,中宵①。已觉秋声引雁高。
罗带束纤腰。自剪灯花试彩毫②。收起一封江北信,明朝。为问江头早晚潮。
注:①中宵:指半夜。②彩毫:指彩笔。
(1)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答:
(2)“已觉秋声引雁高”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
(3)词的下片中闺中人为什么要“问江头早晚潮”?抒发了她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
分析。
答:
二、名篇名句默写:共1题每题6分共6分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有如此之势, ,日削月割, 。(苏洵《六国论》)
(2)廊腰缦回, ;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3)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