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500字。
《论修身》导学案
班名: 组 名: 姓 名: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①继续学习、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学会辨析文言字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②识记相关文学常识。
2、技能目标:①学习本文言简意赅,善于运用比喻、对比等方法阐明深刻道理的表达方式。②学习本文言简意赅,善于运用比喻、对比等方法阐明深刻道理的表达方式。
3、情感目标:了解、借鉴课文中“内省”“忠恕”“诚信”“恭敬”等儒家思想,感受孔子安贫乐道、信念坚定、胸怀坦荡、注重自省的崇高风范,提高自我修养、道德完善的自觉性。
【学习重点】
1、重点掌握的文言词语:穷、过、患、兴、滥、诛,诸、也、其。
2、着重理解课文中关于修身养性的思想观点,感受作者崇高的人格和坦荡的胸怀。
【学习难点】
文言语句的翻译、理解,孔子思想的深邃和历史的局限等等。
【学习方法】
阅读感受→讨论思辨→体会感悟
【学习时数】
两课时
预习导读单
一、知识链接
1、关于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自汉代以来,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封建统治者一直把孔子尊为“圣人”。
2、关于《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
“修身养性”是《论语》中的重要内容,道德教化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文明古国,是礼仪之邦,讲究个人修养有几千年的良好传统。构建和谐的社会,也必须使每一个公民都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才能使人与人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社会更加和睦和稳定。
孔夫子所说的修身,就是学习做人的道理,他说得很多话,即使是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也有很大的教化作用,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认真体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