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有教学设计,约3500个字,有练习,约5620个字。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以金钱为中心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理解小说巧妙的构思、曲折的情节。
3.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描写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用语言、行动、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写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学法指导}
⒈理解——品味——感悟
说明:学生学习本文,首先应该熟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逐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其次是品味课文,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在分析人物性格时,要抓住一个“变”字,通过变化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的能力。在分析悬念铺排时,要扣住一个“巧”字,以达到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感悟课文,欣赏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感受文学艺术的美。
⒉采用自主讨论式的方法,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并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示题:莫泊桑是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欧.亨利、契诃夫)。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的概括出生活的本质。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描写人情世态,构思巧妙,故事情节曲折,善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今天我们要学的《我的叔叔于勒》也是这样的一篇小说。
2、简介作者;
二、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情节—概括主题)
(一)、了解故事情节
(1)速读课文,积累词语:
拮据: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呆直:脸上表情死板;发愣。
煞白:由于恐惧、愤怒或某种疾病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诧异:觉得十分奇怪。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也说十拿九准。
褴褛:衣服破烂。狼狈不堪:文中指非常窘迫的样子。
与日俱增: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增长,形容增长得很快。俱,都,一起。
(2)学法指导一;学习小说的方法:抓住小说的三要素。
九年级语文校本练习《我的叔叔于勒》
设计:曹刚审核:谷远海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__
一、名句默写
1.江山如此多娇,。 2.海内存知己,。
3.海日生残夜,。4. ,明月何时照我还。
5.且壮士不死即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8. ,春风不度玉门关。
二、给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并解释:
1、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两篇小说,完成1—10题。
题目:
①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②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
⑧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
④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
⑤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⑥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能赚钱。带路能赚钱,看厕所能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也能赚钱。只要想点办法,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
⑦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上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十元钱。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⑧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买了人字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已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
⑨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五年前,他们曾换过车票。
1.(1)请选择最恰当的一项作为小说的标题( )(2分)
A.偶遇B.换票的悲剧C.换票D.成功与失败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描写了两个打工者的两次相遇,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