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990字。

  8《小狗包弟》教案
  一、设计意图
  1.  通过与文本的对话,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探究阅读,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深入理解文章内涵,感受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感悟作者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人格;引发学生学会认识社会、认识自我。
  3.  通过作业,进一步深入理解文本,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鉴赏能力、想象能力的提高。
  二、主要活动安排
  1. 课前预习作业
  ①学生访问调查,访问身边70岁左右的文革中的“走资派”(或身边年长的家长),了解文革动乱中的人际关系情况,并做好访谈录。
  ②通过网络等手段查阅整理文革历史背景、巴金及其作品的有关知识材料。
  2. 课上
  ①自主学习:主动思考、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②合作研讨:同学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讨论,共同探究文本。
  3. 课后
  课后练笔,做到读写结合。
  三、教学重点
  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四、教学难点
  文革的历史背景
  五、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
  采用交流感染的方法导入  新课学习。先让学生结合课前资料的搜集,介绍自己所知道的“文革”,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带有感情地补充介绍,帮助学生进入情境:
  这场运动堪称“十年浩劫”,多少无辜的人惨遭杀害,多少千年古迹毁于一旦。那是一个非人的疯狂的年代,亲友疏远,人情殆尽。作家秦牧曾这样记述“文革”期间在广州街头的所见:“人们咬着匕首,抬着尸体游行。”“一天早上,当我走回报社的时候,一路看到在树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体,大多是被打破头颅、鲜血迸流的。在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一段路程中,我竟见到八具这样的尸体。”可见,这是一个多么动乱的年代,人的生命贱如草芥、一钱不值,人性被扭曲变形,就连无辜的对人忠诚亲近的小狗也难逃一劫。让我们一起走进《小狗包弟》,共同感受那段历史,感受作者巴金对往事的反思与追忆。
  (二)课文探究
  1. 小组快速检查交流访问和积累的情况(3分钟)
  ①文革动乱时人们的心态及人际关系;
  ②巴金及其作品的有关知识材料。
  2. 默读全文
  梳理文本思路,把握情节及人物感情变化(整体把握能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