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000字。
琵琶行(并序)

【基础知识诱思】
[文学常识]
(1)“歌”“行”“吟”是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2)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大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长恨歌》。其七言古诗《卖炭翁》和七言律诗《钱塘湖春行》也脍炙人口。
[重点词句]
1.读音
嘈杂(cáo) 嘲哳(zhā) 贾人(gǔ) 憔悴(qiáo)
荻花(dí) 江渚(zhǔ)
2.通假字
钢头银蓖击节碎(通“ ”)
3.词类活用
歌以赠之(名词活用为动词,作诗)
4.古今异义

5.一词多义


【经典名题探究】
例1 (2004年天津,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解析:(1)根据题目便可知本诗的写作内容。“一挥手”正面写蜀僧弹琴的动作,“万壑松”则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音乐那种震撼人心的效果。“一挥手”的洒脱与“万壑松”的气势对比,写出了蜀僧高超的琴艺。(2)作者陶醉在蜀僧的琴声中,不知不觉碧山已笼罩在一片暮色之中,这两句由景物描写暗示出时间的推移,从侧面写出了琴声的魅力。本诗中对演奏者的动作描写,以及对演奏效果的描写,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第二段相近。因此,答好此题并不难。
答案:
(1)“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
(2)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②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训练题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