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820+3730字。
1.《三国演义》
曹操献刀
课时演练•促提升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屏除(bǐnɡ) 骁将(yāo)
惶遽(jù) 风驰电掣(zhì)
B.酒樽(zūn) 羸弱(yínɡ)
隐讳(huì) 面面相觑(qù)
C.思忖(cǔn) 剑鞘(qiào)
沽酒(ɡū) 飞扬跋扈(hù)
D.鞍辔(pèi) 逃窜(chuàn)
成皋(ɡāo) 鸿鹄之志(hú)
解析:A项,“骁”应读“xiāo”,“掣”应读“chè”;B项,“羸”应读“léi”;D项,“窜”应读“cuàn”。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姿意妄为 粉身碎骨
张皇失措 封万户侯
B.挑肥捡瘦 真知卓见
撺掇不止 与日俱增
C.迄今为止 矫枉过正
盛情款待 年成欠收
D.朝野震怒 携手共进
声名鹊起 为丛驱雀
解析:A项,“姿”应写作“恣”;B项,“捡”应写作“拣”,“卓”应写作“灼”;C项,“欠”应写作“歉”。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的男高音是出了名的,这次艺术节,大家一致推举他代表班级表演,但他推托身体不好,说什么也不肯出场。
B.《三国演义》描写三国时代英雄的风云际会与斗争,书中的故事,有很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如“煮酒论英雄”“舌战群儒”等。
C.罗贯中站在当时思想水平的高度,从浩瀚纷繁的三国历史题材中提炼出“拥刘反曹”的主题。
D.作者参考各种正史、野史、传说、逸闻,塑造了人民喜爱的绘声绘色的传奇英雄的典型。
解析:A项,“推托”指借故拒绝,后常带上表托词或拒绝的原因的词语。B项,“耳熟能详”指听得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C项,“浩瀚纷繁”形容多而杂。D项,“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此处应用“栩栩如生”。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印度尼西亚默拉皮火山再次大规模喷发,冲上数千米的高空,景象极其恐怖,
……
2.《水浒传》
李逵负荆
课时演练•促提升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裴氏(péi) 撅撒(juē)
脊梁(jǐ) 绿林好汉(lù)
B.绰取(chāo) 朴刀(pú)
剑疮(chuāng) 沁人心脾(qìn)
C.蟊贼(máo) 绾结(wǎn)
筵席(yǎn) 瓮中捉鳖(wèng)
D.蹙缩(cù) 弓弩(nú)
正月(zhēng) 云鬓花颜(bìn)
解析:B项,“朴”应读“pō”;C项,“筵”应读“yán”;D项,“弩”应读“nǔ”。
答案: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无功而返 烦恼 蹊跷 黄梁美梦
B.粗鲁直率 消耗 径奔 垂诞三尺
C.头绪繁杂 惶恐 掳掠 依草附木
D.有条不紊 弩马 发髻 红日衔山
解析:A项,“梁”应写作“粱”;B项,“诞”应写作“涎”;D项,“弩”应写作“驽”。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前那个刚直不阿的阿宝不见了,如今的阿宝变得人云亦云,口是心非,还学会了阿谀奉承。
B.八路军把侵犯黄土岭的日本坂田联队团团围住,如瓮中捉鳖。
C.梁山好汉多性急,因为他们都是年富力强的年轻人,年少气盛,自然性急。
D.李逵后来发现抢夺民女之事并非宋江所为,只好认输,负荆请罪。
解析:C项,年富力强: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这里应用“血气方刚”。
答案:C
4.(2014•浙江高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B.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C.一个孩子学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他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