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860字。
长亭送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元杂剧的相关常识(特点与成就)
2.了解有关王实甫、《西厢记》的文学常识
3.把握剧情,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
4.体味剧作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鉴赏剧作富于文采的语言。
方法与过程:自读课文,完成自学导案;讨论交流,赏析人物、语言、手法;欣赏视频,加深体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把握、鉴赏女主人公的艺术形象,鉴赏剧作曲词的音韵美和体会其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ppt、视频
【课时安排】三课时
【自学导案】
1、自读课文,给下列字词注音。
玉骢( )迍迍( )金钏( ) 靥儿( )揾( )挣揣( )
谂知( )玉醅( )白泠泠( )罗帏( )青鸾( )
2、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核心人物是谁?
3、用自己的话概括主要情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元杂剧的有关知识;了解《西厢记》以及作者王实甫;通读全文,初步感知“长亭送别”的相关情节。
一、导入
有一部戏曲演了几百年仍长盛不衰,剧中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至今读来仍让后人柔肠百转,难以释怀,这就是王实甫的《西厢记》。
二、元杂剧的有关知识
1.元曲:散曲和杂剧
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3.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一本四折(“折”类似“幕”,限用同一种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一个完整的故事。(《长亭送别》五本二十一折)
4. 剧的角色:末(男主角)旦(女主角)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有特异之处的人,如张飞、李逵等。) 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次要男角)
5.剧本的构成:唱(演唱)、科(动作或表情)、白(说白)
三、《西厢记》和王实甫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14种,现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
《西厢记》源于唐元稹《莺莺传》。写唐贞元中,书生张珙游于蒲州,寄宿普救寺。适崔相国夫人携女莺莺扶相国灵柩回家乡安葬,途经普救寺,也借宿于此。一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