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小题,约9000字。
  2015年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2015/10)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4小题,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创口/增创颓圮/癖好风尘仆仆/前仆后继
  B.遒劲/劲爆长篙/蒿草人为刀俎/租佃合同
  C.惆怅/倜傥菲薄/芳菲引吭高歌/伉俪情深
  D. 拜谒/偈语忸怩/亲昵溯洄从之/追本溯源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沁园春 长沙》的开篇用一个特写镜头,把人物从景中推出,凸显出抒情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
  B.我班的“绽放的花季”班歌比赛训练计划已经呈报校团委活动室,待审订之后即可付诸实施。
  C.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投入大,突破小,让许多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只能望其项背。
  D.你初来乍到,何况天又黑了,难怪你找不到回宿舍的路。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最新出台的医疗保险政策最大限度地关注了工薪阶层的就医问题,很好地完善了医疗保险制度和医保专用资金的使用效率。
  B.近年来,国际市场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订单减少,是直接导致以加工型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C.小李说“屌丝”“元芳”等词语被官方话语系统接纳,会让网民感到亲切。在场的人没有不对此感到气愤的。
  D.正如远缘杂交可培育出品质更为优秀的后代一样,隔行如隔山的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交流,往往能撞击出天才的思想火花。
  4.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____________古体与律体之辨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
  ①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律、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
  ②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
  ③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裁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
  ④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本来可以不讲,但是如果要进入到诗歌领域去谈诗的话,那么,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
  ⑤抛开诗歌的内容不论,单从形式上看,近体诗要讲求声律、对偶等,这些讲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体诗的重要原因。
  A.②⑤①④③B.⑤①②④③C.②③⑤①④D.⑤②①④③
  二、名句默写(本大题共4小题,共8分。)
  5.(1)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2)                            ,草色遥看近却无。,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3)《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0小题,共37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小题(15分)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