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题,约11930字。
全国名校大联考
2015~2016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试卷
语 文
第I卷(阅读题 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承传统文化要有新思维
池建宇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是
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的重要载体。根据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
涵不断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这对增强民族自尊心,使全国人民始终保
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必须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人民。要充分发挥好传统文化
宣传者、帮助者、创造者的作用,努力为人民提供最需要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这样才能真正
赢得群众,达到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的目的。要深入社区、深入群众,要使中华文化走入社区和
社会,改造和发展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风俗礼仪,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
活动,让传统文化不仅保存在纸上、珍藏在博物馆里,而且真正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保持中华
民族共有的精神记忆和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不等于教条、枯燥乏味,而是恰恰要更加鲜活,更加实在。做好新时期的宣传思想
文化工作.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欣赏特点,积极探索宣传文化活动形式创新,提高传
播艺术水准,善于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和现代传播技巧,特别是互联网和多媒体新技术,改造文化
传统生产经营传播模式,实现题材体裁、风格流派、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努力实现艺术精湛、制作
精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要加强规划,加大投入,特别是运用
现代科技手段,认真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切实保护我们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通过多种多
样的科技手段,让深藏在博物馆、科研机构里的传统文化瑰宝走出来,让更多的人真正接触、了
解、学习。让群众在参与活动中受到熏陶、启迪人生、陶冶情操。同样,也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
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
中华传统文化蕴藏于那些经典文本之中,具体化为各种传统文化知识,以各种技术技能存
在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五千年中华文明积淀下来的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品格和精神
世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也是社会进步的必要元素。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教
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基础教育里面,要将我国最美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每个人的
血液里。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小学、中学的重要课程,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
育,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师要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
的学习、理解,从而对学生起表率作用。此外,还可以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典籍诵读等多
种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让阅读传统经典成为习惯。
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坚持使用先进正派、健康向上的文化去抵制落
后腐朽、低俗庸俗的文化糟粕。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
承,既不能片面地讲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讲厚今薄古。
(摘自2015年03月30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让传统文化走出博物馆,深入到群众中去。
B.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让教条、枯燥的传统文化变得鲜活、实在。
C.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从娃娃抓起,在中小学中进行推广和普及。
D.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善于运用现代的传播手段,要有现代思维。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传统文化的内涵也就需要不断地补充完善,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B.要传承文化就要让文化真正地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就必须要深入社区、深人群众。
C.要传承文化首先要保护好文化,这就要求必须运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来整理文化典籍。
D.基础教育对传承传统文化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让传统文化成为重要课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积极地创新宣传文化活动的形式,有鉴别地继承传统文化,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将具
有重要的意义。
B.传承传统文化要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要让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成为承
载者和传播者。
C.传承传统文化离不开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学校要开展各类活动,教师也要加强对传统文
化的学习理解。
D.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所以要坚持运用马列主义等先进正
派的思想来传播。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章昭达,字伯通,吴兴武康人也。昭达性倜傥,轻财尚气。京城陷,昭达还乡里,与世祖游,
因结君臣之分。侯景平,世祖为吴兴太守,昭达杖策来谒世祖。世祖见之大喜,因委以将帅,恩
宠优渥,超于侪等。及高祖讨王僧辩令世祖还长城招聚兵众以备杜龛频使昭达往京口禀承计划
僧辩诛后龛遣其将杜秦来攻长城世祖拒之命昭达总知城内兵事。及杜泰退走,因从世祖东进,
军吴兴,以讨杜龛。龛平,又从世祖东讨张彪于会稽,克之。累功除明威将军、定州刺史。
初,世祖尝梦昭达升于台铉,及旦,以梦告之。至是侍宴,世祖顾昭达日:“卿忆梦不?何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