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小题,约6660字。
宁波效实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答案请做在答题纸上)
一、基础(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间或(jiān)遁隐(dùn)赭色(zhě)矫揉造作(jiǎo)
B. 按捺(nà)游弋(yè)绿林(lù)恣意妄为(zī)
C. 劲敌(jìng)晕船(yùn)圈养(juàn)山石迸裂(bèng)
D. 追溯(shuò)饿殍(piǎo)诡谲(guǐ)酾酒临江(shī)
2.下列各句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 然而,任何阻拦与坚险,也不能阻挡这声势浩大、憾动人心的迁徙。前方在招唤着它们,它们只有奋蹄挺进。
B. 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蜇居异境。
C. 人们感怀并摹写大自然亘古如斯的美丽,将身心沉浸其中,在聆听万籁的时候体味人世的纷烦,感慨历史的苍桑。
D. 它使那些在夜里听到狼叫,白天去查看狼的足迹的人毛骨耸然。即使看不到狼的踪迹,也听不到狼的声音,它也暗含在许多小小的事件中。
3.下列各句中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它不仅仅成了波兰人朝拜的,举行精神宴会的殿堂,参观游览的古迹,而且为数众多的外国音乐家、钢琴家、作曲家都把造访这个伟大艺术家的摇篮看成自己一生的夙愿。
②还有,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童年、少年、青年时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
③若再要点些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
A. 胜地度过景象B. 胜地渡过景致
C. 圣地渡过景象D. 圣地度过景致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有几家院墙上爬着些藤蔓植物,这时抽出点芽,看上去就茸茸的,还伴着些枝枝节节。
B.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都有自己的家园。人类的许多文化情结都与此有密切的关系,古
今中外,概莫能外。
C. 一向沉默寡言的人,几杯酒下肚,也会谈笑风生,如痴如醉,将所有的苦闷烦恼都忘掉。
D. 这孩子,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提高呢?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而且有利于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B. 三月的昆明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有大批的中外游客慕名前来。
C. 自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3月21日定为“世界诗歌日”以来,为世界各地人们举办诗歌活动提供了一个契机,推进了诗歌运动的发展。
D. 有了教养,学生即便不能成为国之栋梁,至少也能心地善良;国民无论成功与否,都会有谦虚而自信的气度;国家自能成为一个受人欢迎、被人尊敬的大国。
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B. 或师焉,或不焉
C. 山川相缪D.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词义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①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②凌万顷之茫然③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④哀吾生之须臾⑤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⑥游于是乎始
A.①②③⑥B.①②④⑥C.②③④⑤D.①③⑤⑥
8.从文言句式的特点看,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D. 客有吹洞箫者
9.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泣孤舟之嫠妇②望西山,始指异之
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⑤箕踞而遨⑥日与其徒上高山
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⑧萦青缭白
A.①/②③⑧/④/⑤⑥/⑦B.①②/③⑧/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⑦/⑤⑥/⑧D.①②/③⑧/④⑦/⑤⑥
10.将下面五个句子排列成一段内容连贯的文字。(只写序号)(2分)
①神宗时,王安石推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被调往杭州等地担任地方官。
②《念奴娇•赤壁怀古》正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游赏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时所作。
③元丰二年在湖州太守任上又因作诗讽刺新法,遭到御史弹劾、论罪,被捕入狱。
④这首词历来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
⑤苏轼为官关心政治,但思想比较保守。
11.仿照下面这首小诗,从“书”和“梅”中选择一个词语作为描述对象来表达哲思。(3分)泉
一股细流,
是一曲欢歌;
汇聚了欢歌,
你成就为大江与汪洋。
二、阅读(共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10分)
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