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小题,约9340字。
佳二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
第Ⅰ卷(共72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法文化即指书法本身的文化性和书法背后隐藏的文化元素。书法背后隐藏的文化元素包括技法的哲理性、内容的诗意性、印章的渲染性等。通过由点而线的书写产生的笔画,却有一种力的运动意味,使一个个体现了自然形体结构规律的文字,产生了俨若筋骨血肉的审美效果。
有人说:“书法是哲学的艺术。”这个说法虽然不够准确,但在书法的技法中却包含了一种辩证美的内涵,体现了一种具有哲学意义的线条艺术,创造了一种天人合一的高妙境界。线条在形态上表现出长短、曲直、大小、方圆、正斜,字形有一疏一密、一虚一实、一方一圆、一大一小、一离一合、一巧一拙的矛盾统一……有矛盾,才生动,有生动才会产生艺术。当然,书法艺术的哲学意味并不只限于技法,在书法的形式图像、气韵境界和人格修为中也表现为哲学之思。如果点画拙劣,线条粗俗难看,很容易暴露轻浮浅薄、华而不实的老底。
内容的诗意性,既表现为文字的准确性与文学性,又表现为内容的诗意与书法的情韵相互贯通,所以文学语言和书法线条有密切的关联性。文字的准确性是最基本的要求,然而用字的准确性并不那么简单,一方面是文字的准确性涉及文字的功底;另一方面是书法字法的准确性涉及书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用毛笔书写古代经典、诗词曲赋,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总能从中找到一份情思,或从经史子集中找到先人的哲思,或从李杜苏黄的诗文中找到书法创作的灵感。
“方寸之间大乾坤,字字重千金。”印章不但使书法作品增色,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而且能调整重心,补救空间。另外,在书法作品上署名盖章,既表示郑重,又可防止伪造;盖上富有雅趣、寓意的闲章,还可寄托书者的抱负和情趣。李岚清在《原来篆刻这么有趣》一书中提出了“石言志”的观点,将自古到今的篆刻雅趣、闲趣又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玉石之外别有洞天。印章本身就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一幅书法作品,白纸黑字加上一个红印章,便使人从中感受到书法文化的魅力。
总之,书法文化是一条长河。考古学家可以从出土文物上的墨迹直接断定它的年代,因为中国书法和一定的历史年代有着直接的历史关联。比如甲骨属于商周,大篆属于春秋、战国,隶书属于两汉。一部书法史,同时又是一部人文史,艺术创造和探索体现多种可能性。书法还可以再现时代的气象,“二王”清新潇洒的书风和当时贵族阶层喜欢清谈、崇尚玄学相关,颜真卿的浑厚书风和盛唐开放、大气的社会风气相吻合。
1、下列对“书法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法文化既指书法本身的文化性,也指书法背后隐藏的文化元素。
B.书法技法中包含一种辩证美,所以书法也被称为哲学的艺术。
C.书法作品上加盖印章,能够使人从中感受到书法文化的魅力。
D.书法作品与它所处的时代有着直接的关联,考古学家可以根据墨迹直接推断它
的年代。
2、下列不属于“印章在书法作品中的作用”的一项是( )
A.印章可以使书法作品增色,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B.印章可以调整书法的重心,补救空间。
C.印章可以寄托书者的抱负和情趣,还可以起到防伪作用。
D.印章本身就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书法的形式图像、气韵境界和人格修为表现出书法的哲理性,所以书法艺术的
哲学意味和技法并无关系。
B.书法家在书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时,总能从中找到一份情思,
这就是书法的诗意性。
C.作者引用“方寸之间大乾坤,字字重千金”是为了说明书法的魅力。
D.书法可以再现时代的气象,我们从书法作品的风格可以了解当时的一些社会现象。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邓训,字平叔,南阳新野人,大司徒禹第六子也。少有大志,不好文学,禹常非之。显宗即位,初以为郎中。训乐施下士,士大夫多归之。
永平中,理摩沱、石臼河,从都虑至羊肠仓,欲令通漕。太原吏人苦役,连年无成,转运所经三百八十九隘,前后没溺死者不可胜算。建初三年,拜训谒者,使监领其事。训考量隐括,知大功难立,具以上言。肃宗从之,遂罢其役,更用驴辇,岁省费亿万计,全活徒士数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