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200字,表格形式)
     《离骚》教案 总第[ ]页
课题 离 骚 课型 讲读 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
第1-3课时   (共3)课时




标 知识目标:1、了解屈原的经历及其思想
     2、识记有关屈原的文学常识
     3、识记有关离骚的文学常识
能力目标:1、通过文字解读屈原的人格和理想
     2、欣赏离骚善用香草美人作比的手法
思想目标:学习屈原爱国忧民、变法革新、追求美好、勤勉修行的美好品格和情操
教学重点 通过文字解读人物 主要教法 诵读法
教学难点 通过文字解读人物;对文字的理解 学习指导 先疏通再理解再欣赏再背诵
教具 多媒体

板书
设计 宾语前置: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例:时不我待  未之有也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着

      不患人之不己知
教学
后记 多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时间,先读懂,甚至先背下来,再去欣赏,要容

易一些,学生不是很接受屈原的文章,觉得如同天书,所以对屈原

的介绍很必要,对伟大的爱国诗人的认同是主动读文的前提。



总第[ ]页
教学过程(含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导课
1、 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源头是什么?
在文学史上,有“风”“骚”只说,“风”指的是《诗经》那么,“骚”指的是什么呢?(《楚辞》)我们今天来学习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源头中的一首,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首政治抒情长诗——《离骚》
2、 介绍《离骚》的作者屈原,下发如下文字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齐答《诗
经》
试回答

呼应老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