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道小题,约5310字。

  康杰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2015.11
  说明:试题满分为100分(其中卷面分5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蛰居    浮想联翩   镂(lòu)刻      按捺(nà)不住           
  B.箕踞    直接了当    恣(zì)意       亘(gèng)古如斯
  C.慰籍    荒诞不经    贫瘠(jí)       自怨自艾(ài)
  D.斑斓    按步就班   纤(xiān)巧    悄(qiǎo)无声息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B.儒学是儒家的学说,由孔子创立。薪尽火传,经过漫长的岁月,儒学得以延续和发展。
  C.喜剧中的正面人物也应具有喜剧性,可这部喜剧中的两个正面人物道貌岸然,不苟言笑,与整个影片的气氛极不协调。
  D.《秦腔》人物众多,世相缤纷。各色人物活动于同一空间,大小事件纵横捭阖,许多看似无关的小事,又彼此与主要事件相连,环环相扣,互相渗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不但知识渊博的人见解比较深刻,而且对事物的发展前景很有远见。
  B.权威人士强调,国内接连发生特大安全事故,各级各类主管部门必须加强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情不再发生。
  C.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消除,使得西方主流文化价值受到普遍质疑,引发了人们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兴趣。
  D.未来三年内,中国将建成四十二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转变长期以来铁路客货混运的发展模式,并带动沿线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
  4.填入甲、乙两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甲:若从下面抬头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由于松的接引,好像离地近多了。
  乙:在一只黑漆的瓷瓶上,衬着大朵的红牡丹;松树林中,忽然透出一段古刹红墙;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切都不能不说是极大胆极艺术的点缀。
  ①天空是一块图案,被松枝划分为小块的美丽的图案
  ②天空被松枝划分为小块的图案,是一块美丽的图案
  ③三两个村姑穿着红衣裳,走在灰色沉沉的乡间小路上
  ④灰色沉沉的乡下,有三两个村姑穿着红衣裳
  A.甲①乙③     B.甲①乙④   C.甲②乙③    D.甲②乙④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赤壁赋》选自《苏轼文集》,是苏东坡谪居黄州期间所作。“赋”是一种文体, “主客问答”是赋常用的一种形式。《赤壁赋》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同时又吸取散文的笔调与手法,以文为赋,骈散结合,极具特色。
  B.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欧阳修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以载道”,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C.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为朦胧诗。
  D.词,又称长短句。词有词牌,又称词调,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规定了词的字数、句数和格律。题目反映的是词的内容。如《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题目。
  6. 在下面横线处仿照前一句,写出相应的句子。(3分)
  记忆没有重量,它既可以压得人匍匐在地,又可以鼓舞人在理想的空间飞翔。
  记忆                                                                   。
  7.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10分)
  ①驾一叶之扁舟,            。 (苏轼《赤壁赋》)
  ②               ,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③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④牢骚太甚防肠断,                 。(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⑤                  ,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⑥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⑦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⑧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荀子《劝学》)
  ⑨意有所极,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⑩引觞满酌,              ,不知日之入。(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