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540个字。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九上《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两课时)
  【教材分析】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记叙了杨志受大名府梁中书派遣,押送生辰纲前往东京,途中被晁盖、吴用等夺取的经过,刻画了杨志粗暴急躁、小心谨慎的性格,表现了晁盖、吴用等人的聪明才智,初步揭示了梁山好汉反抗贪官的斗争形势。文章紧扣“智取”来写,明写护送队头领杨志警惕性之高,暗写晁盖等人用计之妙,构思极为巧妙,情节富有戏剧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掌握字词的音形义。
  2.掌握小说的有关知识:小说的概念、要素。
  3.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作品的双线叙事线索的结构艺术。
  2.分析杨志的思想性格,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
  3.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艺术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杨志押运的运送生辰纲的队伍中的矛盾导致生辰纲被劫走,而晁盖等人则筹划细致,分工合作,团结一心,最后巧夺生辰纲的正反对比中引导学生培养团结协作、关爱他人的品质。
  【重难点突破】
  1.分析杨志的思想性格,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艺术手法。
  【课时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水浒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趣导入
  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意思是说:三国多智士,梁山多勇夫,那么水浒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的计谋同样让人拍案叫绝。不信,我们就来学习《智取生辰纲》,领略一下梁山好汉的计谋。
  (出示文题《谈读书》)
  二.简介作者及《水浒传》
  施耐庵的生平事迹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传说生于1296年,死于1370年。原名耳,后名子安,字耐庵。钱塘人,又一说扬州。曾在钱塘为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合,弃官还乡,闭门著书。又传,曾参加元末在苏州起义的张士诚军,因目睹朝政腐-败,遂作《水浒传》以抒胸中之愤。
  《水浒传》明代长篇章回白话小说,它的作者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作。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小说真实地描写了起义斗争的发展过程:从个人发展到集体反抗,从分散斗争到有组织的斗争,以及起义失败的结局。《水》的艺术成就很高:首先在结构上注意整体与局部的结合。每一位好汉走上梁山的道路都是独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