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课时,约4320字。

二二《短文两篇》江陈中学江上雪
一、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把握难词、难句和关键词语,背诵这两篇短文。
2、掌握古汉语常用词的用法
3、学习《陋室铭》运用类比手法和《爱莲说》运用映衬手法突出中心的写法。
4、掌握陋、鸿、牍、案、淤、濯、亵、涟、噫等9个字。
5、感受洁身自好的生活情趣。
二、重点难点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2、理解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生活情趣。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古代文人常常以“托物言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操。刘禹锡和周敦颐虽然不是同一时代的人,但他们在追求高尚的情操方面,却有着相同的志趣。一个借陋室言志,一个托莲寄托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短文两篇》将引领同学们走进人类崇高的精神世界,感受古代名士与众不同的精神追求。学习时要注意反复吟咏,理解其深刻的内涵。
2、板书课题《陋室铭》并释题
3、作者介绍。
二、学习课文
1. 一读 疏通文句, 理清思路(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
①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
明确 本文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为自己简陋的屋子写的一篇散文。本文为骈体文,简介骈体文的特点。“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②学生试读课文
③学生质疑(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尽量让学生来解答,达到疏通课文字词的目的)
④如果给课文分三个层次,该怎样划分? 
明确 全文分为三层:开头利用类比立论,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概括全文主题。类比即指山“有仙则名”、水“有龙则灵”——这是当时人们公认的道理。仙之于山、龙之于水既如此,则人之室当如此,是以室虽陋而有德之人居之,则不陋矣。如此立论,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诵默写《陋室铭》
2、检查重点文句
二、 导入新课《爱莲说》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三、 整体感知课文
请大家看录音,先欣赏一下这篇文章。
四、 揭题解题
  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 在这里指什么?(同学们可以看课文回答)
  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此类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二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这两点正是我们学习这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