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520字。

  《死水》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咀嚼诗歌的语言,把握死水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了解反讽手法。
  2、过程与方法:提高读诗的能力,了解闻一多三美的主张,品味“死水”的象征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死水》中的“三美”,感受诗歌的艺术美,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领会诗歌中蕴涵的爆发力。
  【学习方法】
  1、反复诵读,掌握诗歌朗读的技巧。
  2、自主、合作、探究、讨论相结合。
  3、采用感、读、品、议四步法教学。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把握诗歌地语言和意象。
  3、通过诗人的语言和意象领会诗人地感情,这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预习《死水》、课文诵读、基础知识过关。
  2、搜集作者资料以及与课文相关的各方面资料。
  二、教学导入
  大家还记得1999年澳门回归的时候那首动听的歌曲吗?它的作者就是闻一多先生,在这首诗歌中融入了闻一多先生浓浓的赤子之心,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这首先生的名作《死水》,也是这样一首镌刻着深深爱国之情的诗篇。下面让我们走进使人闻一多,了解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各小组介绍搜集的资料,教师小结。
  闻一多先生及诗歌背景介绍
  闻一多,著名学者、诗人、民主战士。与徐志摩创办《新月》杂志。他的诗风沉郁凝重,提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歌主张,主要作品有诗集《死水》、《红烛》。闻一多潜心钻研古籍,中国传统文化造诣极深。同时,闻先生的爱国之心也是众所周知的。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指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不愿屈服。”这两个方面促使了闻一多先生众多著名爱国诗篇的问世。1946年7月15日,因怒斥特务杀害李公朴等爱国志士而遭暗杀,被国民党卑鄙手段刺杀于昆明。
  闻一多是我国新诗格律的最早探索者和创造者,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歌三美理论,提出要给新诗以艺术的限制和规范,在中国新诗的发展史上,闻一多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在诗歌创作方面,他的诗风沉郁凝重,语言绚丽精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