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320字。
散文阅读探究题型复习学案(教师版独有)
高三语文 魏继国编制 审核:牛司香 使用时间:2015.12.8
【考情分析】(教师版独有)
2011-2015全国各地高考散文探究考点考查情况分析表
题型 年份 省份•试题表述 分值
探究标题意蕴型 2015 四川卷:结合全文,分析标题“太湖碎锦”的内涵和作用。 6分
2014 广东卷:文章为什么不以“白鹭”为标题,而以“鹤”为标题? 6分
天津卷:本文标题为“枣香醉人”,有人认为也能以“根”为标题,你认可哪一个?请阐明理由。 4分
2011 天津卷: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是否有必要更换文章题目?若无必要,请说明理由。若有必要,请拟出新的题目。 2分
探究技巧构思型 2015 广东卷:善行是如何“蔓延”的?请结合全文分析。 6分
2014 安徽:有人认为第⑤段在文中作用不大,可以删去;也有人认为这一段有重要作用,不可删去,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说明具体理由。 6分
2013 天津:有人认为第一自然段可删去,有人认为不应删,你有什么看法?请说明理由。 4分
2012 安徽卷:文章后一部分,作者写“我”在海上望见灯塔,其用意是什么? 6分
探究情感意蕴型
2015 江苏卷: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 6分
山东卷:文中五个问句,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6分
2014 湖南卷:概括全文主旨,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6分
安徽卷:在本文中,“独木舟之道”不仅指独木舟行驶的水路与划独木舟的技巧,更指由荡舟引发的诸多感悟。请结合文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所悟到的“独木舟之道”。 8分
2013 福建卷:请根据文本,探析“我看到了瓦下面的时光、欢乐甚至痛苦”这句话的涵义。 6分
广东卷:“我”在过岭的三个阶段都有着丰富的心理感受,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分
江苏卷: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 6分
2012
山东卷:你认为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8分
湖北卷:选取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加以探究。 8分
2011 湖南卷:联系上下文,简析作者为什么说“是人没有不想飞的”,并结合现实,谈谈“想飞”的积极意义。 8分
福建卷:文章第⑪段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看法。 6分
四川卷:请分析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妙处。 6分
探究个性化阅读读
2015
湖北卷:与现实中的旅行相比,“头脑中的旅行”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它可以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个人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8分
四川卷:文中说:“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你是否赞同这个说法?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 8分
重庆卷:文中末段写西红柿为什么说“味道格外甜美”和“迄今吃过的味道最美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7分
2014 四川卷:文中说:“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请结合本文和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合理,有说服力。 6分
山东卷:要全面地认识一个诗人,作者的做法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6分
湖南卷:概括全文主旨,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6分
北京卷:本文认为,已成废墟的圆明园遗址不应重修。你是否同意这种意见?说明你的理由。 5分
2013 北京卷:请谈谈你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解,并结合全文进行阐释。 5分
安徽卷:第⑦段称赞齐白石的“见识与魄力”,其实,作者当时根据自己对社会发展变化的观察与思考完成的这篇文章,同样显示了他的“见识与魄力”。请结合文本,从两个方面谈谈作者的“见识与魄力”。 8分
四川卷:塔里木河带给我们很多启示。结合文章,就河流与文化的关系,谈谈自己的思考。 6分
2012
北京卷:……有人认为,文中殉难的登山者有如追日不得的夸父,是当代社会中的悲剧英雄。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自己的看法。(不少于200字) 10分
浙江卷:结合文中弟弟的经历,写出你的两点成长感悟。 5分
湖南:文章的结尾部分鲁迅说“在中国第一要他多”,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6分
四川:这篇文章有人认为重在写柴禾,有人认为重在写人,你赞成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6分
安徽:文章结尾部分写“我”决心“从兹了结!拈得起,放得下,愿不再为灯塔动心,也永不作灯塔的梦”,“我”是否“放得下”?请谈谈你的理解。 4分
天津:你读完文本后有怎样的感悟?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并分别加以简要说明。 4分
2011 湖南卷; 湖南:联系上下文,简析作者为什么说“是人没有不想飞的”,并结合现实,谈谈“想飞”的积极意义。 8分
北京:文中说“观山如读史”,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说说从“观山如读史”中获得的启示。(不少于200字) 10分
备考启示 【考情分析】探究题是指开放性试题中带有对材料的研究、探讨、分析、整合,进而提出质疑、另解、建议或鉴赏评价的题目。主要有以下几种命题形式: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挖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这类题目要求在把握作品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抓住“情”和“理”两个方面去探究。
2.对作者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这要求考生在把握文学作品深刻内涵的前提下,探求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达到知人论世的目的。其中“创作背景”应包括社会时代等大背景,还包括个人遭际等小背景,两者结合则可归纳出文本创作的特定背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联系作者的思想主张,揣摩其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此类题目出题的方向较多,往往要求学生以小论文的形式呈现。近几年,探究类题目的考查点主要集中在对文本丰富意蕴的挖掘以及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两个方面,对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考查较少。此类题考查的是考生的思辨能力,要求考生对问题本身有深入的思考,并有自己的见解。
【复习定向】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分别是对文本自身的探究,对文本人文背景或价值、意义的探究,对文本的独特解读。设题角度涉及主旨意蕴、手法技巧、时代背景、写作动机等;设题方式也多种多样,有比较式探究、矛盾式探究、启发式探究、观点式探究、标题式探究、体验式探究等。要做好以下几点:
1.了解散文探究题的基本特点和类型。
2.准确评价文本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3.探究发掘意蕴和个性化阅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