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950个字。

  第2讲 字词的音、形、义
  2011年~2015年安徽中考命题分析 2016年安徽中考命题预测
  年份 考查知识点 题型 题号 分值   2015年词语考查延续了2014年的风格,字词的音、形、义放在语段中进行考查,考查形式为填空、选择,由直接考查词语的意思改为在阅读中根据语境选择词语含义(将字词的音、形、义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其总分值设置为7分左右,出题形式有: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②根据句意和词语的意思,判断词语的使用。
  预计2016年安徽中考对字词音、形、义的考查将在近三年模式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但基本考点会比较稳定。
  2015 字音、字形、字义 填空、选择 2 7分
  2014 字音、字形、字义 填空、选择 2、6 8分
  2013 字音、字形、字义 填空 2 7分
  2012 字音、字形、字义 填空 2 7分
  2011 字音、字形、字义 填空 2 7分
  考试说明
  《2015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对字词的音、形、义的要求:①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②对常用汉字,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基本意义。③熟练地书写规范的常用汉字。④熟练使用《新华字典》。⑤积累并会运用常用词语。

  1.辨识字形的几个切入点
  (1)分析形体:对字形的辨别识记,“据形明义,据义取字”是最基本的方法。如“讴歌”指用优美的语言歌颂,“讴”应从“言”,而“呕吐”“呕心沥血”与“口”有关;对汉字中一些双音节词,可依据两个字的形旁特点,采用对比方法推断字形正误。如“憔悴”与心理有关,故不能写成“瘁”。
  (2)辨别字音:依据形近字的读音差异来确定正确的字形,如:气概(gài,非“慨kǎi”),针砭(biān,非“贬biǎn”),直截(jié,非“接jiē”)了当。
  (3)明确字义:即依据字义确定字形。如“脉搏”,是血脉跳动或搏动,故从“手”,非“膊”。
  (4)分析结构:辨识字形分析结构,主要是指那些并列式结构的词语(特别是成语),可以由其中一字推出另一字。如“山清水秀”“青山绿水”,可由“秀”推出“清”,由“绿”推出“青”。
  (5)探索来源:大部分成语都有来源,把握它们的形体,应结合其最初来源和典故。如“子虚乌有”“班门弄斧”“墨守成规”这几个成语中,“乌有”“(鲁)班”“墨(翟)”都是成语故事中的人物,故不能写成“无有”“搬”“默”。
  (6)注意语境:不少词语单用时和出现在一个大的语境中时字形往往不一样。如“老于世故”(非“事故”)“共商国是”(非“国事”)。
  (7)注意特殊:有些词语有固定的搭配,不能随意书写。如“缥缈”与“飘渺”不能交错搭配。这类词毕竟不多,平时注意识记,可牢固掌握。
  2.词语境义辨析法
  (1)联系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感情色彩上的变化不外乎褒义贬用或贬义褒用。对于这样的词,我们可从其反义词、近义词或其所修饰的词、所在句子的意思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准确推断其义,还其本来面目。如魏巍《我的老师》:“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本句中的“狡猾”从其褒义角度来考虑便可得出“机灵、调皮”之意。
  (2)联系上下文:辨析词的语境义,不仅要考虑该词前后词语的意思及搭配情况,有时还需要联系整个句子,乃至整个自然段、整篇文章,根据上下文来分析推断其义。如鲁迅《藤野先生》:“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模糊”一词有“不清楚、不明白”或“混淆”等意思,而这些在例句中都讲不通。从整句来看,此句说的是藤野先生穿衣服的问题,且还不是什么优点,要么是说他太脏、太邋遢,要么就是指他的穿戴搭配不协调、不讲究。综合来看,句中的“模糊”应指“马虎,不讲究”。再如老舍《济南的冬天》:“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慈善”一般用在人身上,但例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