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440个字。

  第7讲 语文综合运用
  2011年~2015年安徽中考命题分析 2016年安徽中考命题预测
  年份 考查知识点 题型 题号 分值   语言综合运用是安徽中考必考题,题型设计都是围绕一个大的主题展开。考查内容主要有:语文基础知识(词语使用、句式的变换、仿写、修辞、语病修改、标点运用等);应用文写作(启事、借条、通知、留言条等);语文实际运用(活动策划、活动主持、方案设计);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运用不同方法,从多个角度进行多样化探究(材料、图表分析);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材料;整合课内外信息形成自己的设计或观点等。
  预计2016年的中考内容也不会超出以上范围。
  2015 病句修改、语序调整、
  口语交际、图文转换 填空
  简答 4 12分
  2014 节奏划分、补写句子、
  仿写、口语交际 填空
  简答 4 12分
  2013 提取信息、口语交际、
  病句修改、语序调整 填空
  简答 4 12分
  2012 宣传语、写借条、补写句子、病句修改、标点符号 填空
  简答 4 12分
  2011 材料分析、写请假条、
  病句修改、补写句子 填空
  简答 4 12分
  考试说明
  《2015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要求:①交流过程中,根据需要确定和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作恰当的应对。②根据话题,作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的提纲,做到有观点、有条理、有说服力。③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解决阅读和写作时遇到的实际问题。④根据实践活动的内容或问题,搜集有关信息,整理分析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⑤自主拟定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并用书面形式展示活动成果。

  1.关注社会热点,丰富信息
  综合性学习有许多是结合社会热点事件而设题的,这些富有文化气息的社会热点事件构成了综合探究题的背景材料,如果留心这些事件,学生有所了解,解答起来就从容一些。
  2.关注生活,积累文化常识
  综合性学习的题目非常灵活,涵盖面广,涉及知识多,只有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做到“厚积”,才能在临考时胸有成竹而“薄发”。这里所说的积累,不仅指语言积累;古诗文、现代诗文的积累背诵;词语、成语、俗语、谚语、名言警句、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还包括传统礼仪、山川名胜、风土人情、地域特产、地方名人等知识积累。
  3.掌握实践方法,增强实践能力
  平时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多参与、多探究,如搜集信息,提出好的建议等,同时掌握一些基本的实践方法。如提出的建议:一是要紧扣主题,二是要具有可行性。
  4.根据情境,恰当表达
  首先要结合现实生活情境和既往经验;二是内容要切合主题;三是语言要准确、凝练、生动。
  解题方法:
  类别 方法
  活动实践策划类 拟写活动方案或计划 拟写的方案和计划要合理,可行性强,易操作
  创设活动主题语、开场白、串联词、宣传语 ①言之有“礼”(礼貌,得体);②言之有“物”(表达内容具体完整);③言之有“序”(说话有合理的顺序);④言之有“节”(简洁明了,字数适中);⑤言之有“度”(即有分寸,根据不同对象与场合或婉言或直言);⑥言之有“理”(即以理服人,易于他人接受);⑦言之有“旨”(围绕中心,切忌偏离)。
  设计问题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目的性要强,符合题干要求。
  针对活动内容谈自己的感受、想法和观点 感受要真,避免虚假,明确观点,阐明理由,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材料提炼类 用求同存异法,归纳出事物的共性和个性;或者理出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一个带有规律性的主题。先写共性的,再写不同点。
  情境体验类
  (口语交际) 其中独特的体验、个性的表达是关键。分清角色、身份,注意礼貌用语、多用疑问句,征求意见,诚恳相待。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交际场合中学会尊重、理解对方,文明交谈。劝说或拒绝,尽量做到合乎情理,表意清楚,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语气强调适当。避免虚假、矫情。
  趣味类 关注生活体验和学习经验,并进行有机
  整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