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题,约8030字。
漳浦三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调研考
高一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39分)
(一)选择题(3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嘈杂(zāo) 褴褛(lǚ) 蹒跚(pán) 捉弄(zhuō)
B.骷髅(kū) 谄媚(xiàn) 散步(sàn) 捏造(niē)
C.吠叫(fèi) 摄影(shè) 揩拭(kāi) 创伤(chuānɡ)
D.颓圮(tuí) 解剖(pāo) 拘泥(nì) 悄无声息(qiǎ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微漠 战栗 尸骸 至命创伤
B.租赁 歉收 噩梦 肆无忌惮
C.渡河 纪实 婆娑 桀骜不训
D.申张 惺忪 焦灼 锋芒毕露
3.下列句子的横线上依次所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1)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 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2)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 至于泣下。
(3)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 前往的。
(4)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 而前行。
A.毅然 黯然 奋然 欣然 B.毅然 黯然 欣然 奋然
C.欣然 奋然 黯然 毅然 D.欣然 毅然 奋然 黯然
4. 下面这段话,依次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败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A.对比、反问、反复、对偶 B.对比、设问、反复、对偶
C.对偶、反问、反复、对比 D.对偶、设问、反复、对比
5.下列有关作者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巴金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家庭,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小说家、散文家、文学翻译家,可谓一代大师。
B.1928年8月,巴金在法国写成了第一部小说《灭亡》,第一次使用了“巴金”这个名字。
C.巴金一生笔耕不已,著作颇丰,其中,“爱情三部曲”(《家》《春》《秋》)、“激流三部曲”(《雾》《雨》《电》)、“抗战三部曲”(《火》一、二、三部)、《小人小事》和《寒夜》等,更是公认的传世之作。
D.巴金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他于1982年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
6.选出对下面句子的表达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 )(3分)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A.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他们甚至对鲁迅先生的痛苦都要表示快乐。
B.这是一段心理剖白,表明鲁迅先生沉痛悼念死难烈士,要与黑暗的社会斗争下去的决心。
C.这是一段记叙性文字,叙述了鲁迅先生的内心活动,表明鲁迅先生无以纪念死难烈士的惭愧心情。
D.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痛斥了黑暗的社会,表明鲁迅先生以“苦痛”来纪念死难烈士的心迹。
7.填入下列语段中横线的句子,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3分)
(1)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
。
(2)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 ,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①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 ②有人物,有情感,有情节,有背景
③景象苍茫,黄沙弥漫,黄流滚滚 ④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色苍茫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 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而毛泽东笔下的秋却是一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