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约3270+1860字。
《苏武传》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
(1).了解班固及《汉书》,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字、词、句常识。
(2).分析文章中对话描写、细节描写、对照映衬的艺术手法;提高翻译能力。
(3).认识苏武的忠贞守节精神的意义和价值,学习苏武“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高尚品格。
2、学情分析 .
3、重点难点 .
(1).积累文言常用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
(2).认识苏武的忠贞守节精神的意义和价值,学习苏武“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高尚品格。
4、教学过程 .
【导入】
很高兴与你们走到一起。
中华民族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在她上下五千年辉煌历史中留下无数震撼人心的伟大名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到两千年前大汉王朝那个风云跌宕的年代,去走进苏武和他19年的外交场景
【讲授】
在这里呢,蒋荫堂先生写的这首著名的《苏武歌》,老师为大家朗诵一遍,希望大家边听边看,给我互动,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告诉我们《苏武传》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 心如铁石坚。
夜坐塞上时听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
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
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讲了一个苏武奉命出使匈奴,最终庄严出使,历尽千难万苦,最终白发揽归 的故事。
刚才老师在朗读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里面有一个表示苏武品格的词语,它反复出现。————“节”,“节”可以说是文章的文眼,是苏武伟大精神的核心,
讲述的是汉朝奉国家之命,以汉朝使节之名出使匈奴,历尽千辛万苦,始终坚守节操,最终完符而归。
“节”是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字》里说“节,竹约也”约者,约束也,竹因为有了竹节的约束,而让微微翠竹更加傲然挺拔,竹如此,人如何?
……
苏武传同步练习
一、实词:请解释下面的重点实词的用法和意义。
1. 引
(1)虞常果引张胜(牵引,供出)
(2)引佩刀自刺(拿、举)
(3)项王在睢阳,闻海春侯军败,则引兵还。(带领)
2. 节
(1)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节杖,古代使者所持的信物)
(2)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气节)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季节)
(4)常恐秋节至(节气)
(5)本图宦达,不矜名节(节操)
(6)守节情不移(贞节)
3. 会
(1)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恰逢)
(2)会论虞常(共同)
(3)单于召会武官属(会合)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应当,表推测)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应当)
4. 使
(1)数通使相窥观(使者)
(2)故使陵来说足下(派遣)
(3)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据秦。(假使)
(4)使得奋大辱之积志(让)
(5)单于使使晓武(派遣使者)
5. 当
(1)汉亦留之以相当(抵偿)
(2)副有罪,当相坐。(判处)
(3)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抵挡)
(4)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掌握)
二、虚词:请解释下面的重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1. 即
(1)即谋单于,何以复加(连词,假使)
(2)昭帝即位数年(上)
(3)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 就在(某时)/当(时)
2. 以
(1)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介词,因为)
(2)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介词,在)
(3)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通“已”,已经)
三、词类活用:请指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并解释其用法和意义。
1.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使动,使……回去)
2.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语,n-v,告诉)
3. 宜皆降之(使动,使……投降)
4. 欲因此时降武(使动,使……投降)
5. 空以身膏草野(n-v,滋润,作肥料)
6. 天雨雪(n-v,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