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9000字。
河南省郑州铁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54分)
一、古诗文阅读(39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鸿门宴》中两段文字,完成1-4题。(8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2)
A.卫士仆地 (仆人)
B.刑人如恐不胜(胜利)
C.常以身翼蔽沛公 (用,拿)
D.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如果)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樊哙覆其盾于地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B.客何为者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窃为大王不取也
D.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越国以鄙远
3.下列句子按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③欲呼张良与俱出④不然,籍何以至此⑤毋从俱死也⑥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⑦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⑧沛公安在⑨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⑩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
A.①③⑤/②④⑧/⑥⑦/⑨⑩ B.①⑨/②/③⑤/④⑧/⑥⑦⑩
C.①⑨/②⑧/③⑤/④/⑥⑦⑩ D.①③⑤/②④/⑥⑦⑨/⑧⑩
4.下列对于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到达鸿门向谢罪项羽,认为自己不居功,两人有了隔阂是因为小人从中作梗,讨好项羽的同时还除了内患,突出了刘邦有谋略、随机应变的人物特点。
B.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戴的玉珏向项羽示意多次目的是向项羽表明自己的忠心。
C.范增有远见,认为如果不借此机会杀了刘邦,以后就会成为刘邦的阶下囚,但项羽却为人心肠太软,下不了手,所以就与项庄合谋要借舞剑杀了刘邦。
D.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并常常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但项羽不加制止,可以看出他是不主张杀死刘邦的,反映项羽胸无城府、优柔寡断、刚愎自用。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完成5-7题。(14分)
千金市骨
古之君人①,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②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③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释:①君人:君主。②涓人:宦官③安事:何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