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小题,约6790字。

  南昌二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9分)
  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以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半坡遗址的年代,距今有6000年左右。我认为,这也就是汉字发展的历史。
  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以红质黑纹的彩陶为其特征。其后的龙山文化,则以薄质坚硬的黑陶为其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划,和器物上的花纹判然不同。黑陶上也有这种刻划,但为数不多。刻划的意义至今虽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如花押或者族徽之类。我国后来的器物上,无论是陶器或者其他成品,有“物勒工名”的传统。特别是殷代的青铜器上有一些表示族徽的刻划文字,和这些符号极相类似,由后以例前,也就如由黄河下游以溯源于星宿海,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彩陶上的花纹。结构虽然简单,而笔触颇为精巧,具有引人的魅力。其中有些绘画,如人形、人面形、人着长衫形、鱼形、兽形、鸟形、草木形、轮形(或以为太阳)等等,画得颇为得心应手,看来显然在使用着柔软性的笔了。有人以为这些绘画是当时的象形文字,其说不可靠,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但这些图形,就其部位而言,确是花纹,而不是文字。
  在陶器上既有类似文字的刻划,又有使用着颜料和柔软性的笔所绘画的花纹,不可能否认在别的质地上,如竹木之类,已经在用笔来书写初步的文字。只是这种质地是容易毁灭的,在今天很难有实物保留下来。如果在某种情况下,幸运还有万一的保留,那就有待于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幸运的发现了。
  总之,在我看来,彩陶和黑陶上的刻划符号应该就是汉字的原始阶段。创造它们的是劳动人民,形式是草率急就的。
  1. 文中说半坡彩陶上的刻划“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下面可以作为理由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的器物上有“物勒工名”的传统。
  B.半坡彩陶上的刻划比较简单,因而意义至今尚未阐明。
  C.半坡彩陶上的刻划常见,而黑陶上的刻划为数不多。
  D.半坡彩陶上的刻划虽没有意义,但和器物上的花纹明显不同。
  2. 文中“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可作为推断根据的一组是:
  (1)彩陶上的花纹虽然简单,而笔触颇为精巧。
  (2)彩陶上所刻划的人和物的形状,已具有象形文字的特点。
  (3)彩陶上有类似文字的刻划。
  (4)彩陶上的花纹表明当时已使用颜料和柔软性的笔。
  (5)古人写在竹木上的文字容易毁灭,难以保留至今。
  A. (1)(3)    B. (2)(3)    C. (3)(4)    D. (4)(5)
  3.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汉字的历史距今已有六千年。
  B.仰韶文化的彩陶上的刻划符号和龙山文化的黑陶上的刻划符号都是原始文字。 
  C.半坡彩陶上的刻划的意义已能解释,而龙山黑陶上的刻划的意义尚未阐明。
  D.半坡彩陶上的刻划是最早的象形文字。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6题。
  涉  江        [.Com]
  屈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带长铗之陆离兮            陆离:修长的样子
  B.乘鄂渚而反顾兮            乘:乘坐
  C.吾方高驰而不顾            顾:回头看
  D.怀信侘傺                  侘傺:失意的样子
  5.下面选项对划线句子断句正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