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90个字。
《一棵开花的树》教学设计
吴贤云
摘要:通过教学实践简述教学设计方法,学习鉴赏现代诗的方法,提高审美情趣。
关键词:教学设计赏析
1 课题:《一棵开花的树》席慕蓉
2 目标:
(1)朗读诗歌,感受美丽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了解意象的含义以及“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3)学习鉴赏现代诗的方法,提高审美情趣。
3 课前准备:
(1)幻灯片。(2)音乐《献给爱丽斯》。
4 教学过程:
4.1 课前热身
请同学们说出带“情”字的成语、四字词语、诗句、名言等。
4.2 师过渡(导课)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季节,美丽的下午,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一首美丽而深情的诗——《一棵开花的树》。
4.3 朗读
(1)师配乐朗读,初步感知对此诗的印象。〈一读〉。
(2)写出这么美丽的诗的人又是谁?(介绍作者席慕蓉)。
师补充:席慕蓉擅长写“乡愁”、“人生”、“爱情”,风格淡雅、温馨、玲珑剔透。
(3)学生练读,进一步感知,并提问三人分别朗读。〈二读〉
4.4 赏析
(1)初次看到这一题目,你关注什么?(提问)
师过渡:问题林林总总,很有针对性,也很有深度。
(2)本诗到底写人还是写树?(从哪里看出→人)
(3)既然是写人,你觉得“我”是个怎样的人?具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板书:
美丽端庄、大胆坦率
追求美好、执着虔诚
我完善自我、渴望爱情
失落心碎、无怨无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