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410字。
肖邦故园教案
教学过程:
一、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散文。
要写好散文,不能光靠精神涵养,文字上的功夫也是缺不了的。散文最讲究味。一个人写散文,是因为他品尝到了某种人生滋味,想把它说出来。散文无论叙事、抒情、议论,或记游、写景、咏物,目的都是说出这个味来。说不出一个味,就不配叫散文。譬如说,游记写得无味,就只好算导游指南。再也没有比无味的散文和有学问的诗更让我厌烦的了。
——周国平
请学生朗读以下三段文字,想一想,你读出了其中什么“味”?
春天,栗树新叶初发,几乎还是一派嫩黄色,它们悬挂在屋顶的上方,犹如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弱的翅膀。粉红色的日本樱花,宛如在旭日东升的时候飘在庄园上空的一片云彩。(呈现出一派生机——温柔、轻盈)
夏天,水面上开满了白色和黄色的睡莲,那扁平的叶子舒展着,像是为蜻蜓和甲虫准备的排筏。睡莲映照在明镜般水中的倒影,尤其是黄昏时分,水面散发出阵阵幽香,而那银灰、淡紫的亭亭玉立的树干,排列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清风徐来,树影婆娑,花园里充满了簌簌的声响。这簌簌声,这芬芳的香味,使我们心荡神驰。(悠扬、清丽)
秋天又别有一番风味。这是乡村婚嫁的季节,时不时有一阵小提琴声传到这里,飘到金黄的树冠下,飘到寂静的草坪上。当我们漫步在花园的林阴小道,当我们踏上玲珑剔透的小桥,落叶在脚下踩得沙沙响。作为悠悠往事“见证者”的树叶,它们以自己干枯的沙沙声招来了那么多的思绪,那么多的回忆,那么多的乐曲。(寂静、伤感)
同学们这三段所描写是哪里的景色么?热那佐瓦沃拉,肖邦故园
请同学们翻到第16页,与原文对照一下,把老师有意漏掉的文字划出来。
老师有意漏掉,你能用自己的话归纳一下么?
用音乐特点来比喻景色;看到这优美的景色使人想起肖邦的音乐成就和内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