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1-10(10份打包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1.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10.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2.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3.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4.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5.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6.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7.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8.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9.doc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11-20(10份打包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11.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12.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13.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14.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15.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16.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17.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18.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19.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20.doc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21-30(10份打包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21.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22.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23.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24.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25.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26.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27.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28.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29.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30.doc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31-42(8份打包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31.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32.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33.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34.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35.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36.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37-39.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40-42.doc

  一.古诗浅赏
  2014新课标全国卷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 郎 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答: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答: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浅译:风吹雨打环绕着残枝,落花沾在地上无法飞起。小小的池塘里碧水生寒,想要泛起层层涟漪,雨后天晴时太阳已经偏西。
  半卷起珠帘,只见燕儿归来成双比翼。想隐藏起内心的愁绪,无奈双眉不由自主地皱起。转过身整理好残局,可又沉吟不决,迟迟也未落下棋子。
  二.古文积累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
  一、 诗歌浅赏(景物形象)
  途 中
  赵汝鐩
  雨中奔走十来程,风卷云开陡顿晴。
  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
  烟江远认帆樯影,山舍微闻机杼声。
  最爱水边数株柳,翠条浓处两三莺。                          
  (1)颈联“烟江远认帆樯影,山舍微闻机杼声”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5分)
  【解析】颈联上句从视觉的角度描写了烟雾缭绕的大江、江中航行的帆船,表现了途中所见景物的美丽;下句从听觉的角度描写了农家传来的时断时续的机杼声,表现了山间的安宁。
  答:颈联通过描写大江的烟雾、航行的帆船、远远传来的农家机杼声等(意象2分),营造了一种缥缈、安宁的气氛(意境2分),表达了诗人春日途中快乐的情感(情感1分)。          
  (2)这首诗把诗人丰富的情感寄托在具体的景物描写中。请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和概括诗人情感的能力。解题时注意分析题干的提示。
  答:①诗歌首联从雨天忽然放晴写起,透露出诗人的惊喜之情;
  ②颔联、颈联描写乳燕学飞、鸠鸟唤妇、江面帆影、空山机杼声等,表现诗人春日途中所见及对所见景物的喜爱之情;
  ③尾联突出描写了春天常见的景物——杨柳、黄莺,表现诗人对春天的喜爱。(景物分析、情感各1分)
  二.古文积累
  原文:
  创业与守成
  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
  译文:
  太宗问身边大臣:“创业与守成哪个难?”房玄龄:“建国之前,与各路英雄一起角逐争斗而后使他们臣服,还是创业难!”魏徵说:“自古以来的帝王,莫不是从艰难境地取得天下,又于安逸中失去天下,守成更难!”太宗说:“玄龄与我共同打
  ……
  一.诗歌浅赏(炼句)
  水调歌头   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诗。‚“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答: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情操。
  (2)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
  答: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子康,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
  诗歌浅译:我心里装着无穷恨怨,把它写成一曲短歌行。有谁来安慰我,跳起楚舞轻盈,我的狂歌又有谁来听?我已种植九畹兰花枝叶茂盛,还种植百亩蕙草香气云蒸,我要餐那秋菊的落英。门外沧浪水清清,用它来洗涤我的帽缨。
  有人发问,一杯酒怎能抵住身后名?人间常把毛发看重泰山轻,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理难评。悲哀之中没有比生离死别再伤情,快乐之中没有比结识一位新朋友再快乐几层,这是古往今来的儿女本性。追逐富贵并不是我的志愿行径,还是归隐山林与自鸥结友为盟。
  二.古文积累
  宋濂不隐真情
  原文: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     )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     )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        ),卿不朕欺(句式:     )。”间(     )召问群臣臧(     )否(     ),濂惟举其善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译文:
  宋濂曾经在自己的家中与客人饮酒,皇帝派人进行秘密的监视。第二天,皇帝问:在座的宾客是哪些人?吃了什么食物?宋濂一一将事实回答。皇帝笑着说:好啊,你没有欺骗我。皇帝曾经私下召见大臣们,向他们询问朝廷的官员谁好谁坏,宋濂只列举那
  ……
  一.诗歌浅赏
  九日和韩魏公 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为宰相。‚金罍:泛指酒盏。  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郯庙社稷之事。
  (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中用,佳节是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
  (2)“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答案: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既构成对比,又层层递进,准确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诗歌浅译:不才如我垂久老矣竟忝列先生的门下,金灿灿的酒器映照着我满头萧萧的白发。惭愧呀魏公你如此看重又宴请了我,我在曲台编的那本书消磨了几多年华。多少回重阳节从忧愁中过来的,多少回酒醉中又壮心偶发。此番风雨之夜辗转无眠,起来把新诗一遍一遍地写下。
  二.古文积累
  杨震论"四知"
  原文:
  (杨)震少好学……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     )之,举(     )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     )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     )金十斤以遗(     )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     )步行,故旧长者(     )或欲令为
  ……
  一.诗歌浅赏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摇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摇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冶的原因。(4分)
  答: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自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
  (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
  答: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   答: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诗歌浅译:秋日的一天,诗人长久喜爱街西悠闲的风景,来到窦员外新居之处突然喜笑颜开。清光门外,有一溪渠水缭绕着院子,从墙头望出去,可以看到远山的点点秋色。院子里种植着几棵松树,晚上可以欣赏明月松间照的美景,院子里还栽种了很多芍药,等到春天就可以欣赏芍药花开满园的美丽景色。不要说室内案牍堆积满地,我在此和你相识成为志趣相投的好朋友。
  二.古文积累
  鄙
  晋之鄙( )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谅。”居久,则鄙(  )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  )人。”
  三.成语积累(应用举例)
  ……
  一.文学常识
  1.《孔雀东南飞》又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诗歌,作者不详,女主人公式刘兰芝。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选自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
  2.王勃(《滕王阁序》)
  初唐四杰之一(王波、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都是古体诗)
  青莲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尊为“诗仙”,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 ,瑰丽绚烂 。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二.古文积累
  非
  唐有二人,一老一少,席间论陈涉灭秦,老者曰:陈涉非( )有兵家之能而灭秦。少者非( )之,曰:此言非( )也,陈涉胜于民心也。
  复
  天启年间,皇上好蟋蟀。江南成名找之,至一大观园,其中亭台楼阁。池水逶迤,水复( )荡漾,成名掷一石子, 波浪顿生, 顷之, 又复( )如初。前行, 一老人见之, 问其话,成名不敢出言以复( ),后老人自言因找蟋蟀至此,成名乃与之言,偕往求蟋蟀。得一,成名以其小,劣之。试令之与鸡斗,无不胜者。两人喜,相约明日复( )往。
  三.成语积累(应用举例)
  1.为官从政几十年,他时刻以冷静的眼光审视着“义、利”二字,以包容胸怀对待同事,可谓光风霁月,玉洁冰清。
  光风霁月:雨过天晴时风清月明的景象,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