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0道题,约6690个字。

  南安市实验中学2016年初三语文冲刺卷四
  命题人lishuhe001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㈠ ㈡ ㈢ ㈣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7分)
  有的读者让我们感受到泉州人内心深处的自豪感,“泉州是东方中国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透过泉州窗口,可以窥见精彩世界之一班。这里的山与水,这里的文化与建筑物,会让人大饱眼福。泉州,是令游子思乡回归,让世人心仪向往的文明之都。”网友叶柏龄这样说□外地女孩“鸣珂”的祝福走的是小清新路线,她说:“生活在泉州这样一座古城里,幸福可以很简单很微小。它是南音在耳边撩人心弦的吟唱,,是早上吃的一碗香飘飘的面线糊。在这样一座古城里,愿做一个快乐的人。”
  ⑴根据要求答题。(3分)
  ①写出词语“撩人心弦”中“弦”字的读音。(1分)
  ②找出划线句中的一个错别字并改正。_____改为_______(1分)
  ③正确填写文段“□”处的标点符号。(1分)
  ⑵结合语境,解释词语。(2分)
  小清新:
  ⑶联系上、下文,在文中划线处续写一个句子。(2分)

  2.古诗文默写。(12分)
  ①当窗理云鬓,。
  ②问君何能尔,。
  ③妇姑荷箪食,          。
  ④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⑤        ,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⑥而或长烟一空,,,,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⑦,,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分)
  声音沙哑的李京京朗读课文打动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心,除了李京京有朗读课文的激情和勇气以外,还因为。20多年前的杨二嫂文静俊秀,
  人称“        ”,可20多年后其形象如“细脚伶仃的圆规”。
  4.探究学习。(8分)
  泉州被评为“东亚文化之都”,为此,学校开展相关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下面是华大毛翰教授与学生记者的一段对话,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内容。(2分)
  学生:毛教授,您好!我是校报小记者,想请您介绍一下“东亚文化之都”。
  毛教授:好的!“东亚文化之都”意味着东亚文化的中心,是东亚文化的首善之地。这不仅是对泉州历史文化价值的认可,更是对泉州巨大潜力的肯定,我们应抓住这一机遇,以“文化”为引领,向亚洲、向世界迈进。
  学生:
  毛教授:这个问题提得好!泉州有雄厚的实力,经济总量连续10多年领跑福建,集中了全国地级市最多的中国驰名商标;广阔的人脉,海内外分布着三千万泉州籍同胞;现代的城市,作为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泉州始终以改革的精神,创新不熄,活力无限……
  【活动二】下列材料是泉州被评为“东亚文化之都”的部分有利条件,请简要概括。(4分)
  材料一:与西安兵马俑、苏杭园林、桂林山水这些静态、被动式的城市标志性文化不同,泉州盛产发散式、主动式的“活态”文化,如南音、南拳、木偶戏等。这类文化有着无需翻译、直撼人心的艺术魅力,不仅可以主动走出国门,也吸引着外国人不远万里前来学艺,堪当国际交流的“大使”,其社会、政治、经济、情感价值不可估量。
  材料二:泉州和台湾一水之隔,是台湾同胞最重要的祖籍地,以泉州文化为代表的闽南文化,是台湾文化的重要母体。如果泉州成为首个“东亚文化之都”,对于与泉州文化脐血相连的台湾文化而言,也是共同的荣耀。进而,有利于我们以文为媒,促进泉籍台胞与大陆间各领域工作的开展。
  材料三:泉州比其他城市,有着与东亚更为亲近的文化血缘。在联合国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全景地图上,从泉州起行的航线,串起韩国釜山、日本大阪,勾勒出一个紧密相连的东亚文化圈。
  有利条件:

  【活动三】本次活动需要一条对联宣传语,上联已经拟好,请你对出下联。(2分)
  上联:欣赏清源胜景,聆听崇武涛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