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30道题,约8570个字。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二中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
  一、选择题(共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对的一组是()(2分)
  A.诬篾(miè) 篡位(chuàn) 徙步(tú) 擅作主张(shàn)
  B.典藉(jí) 锲而不舍(qì) 谄媚(chān) 生意盎然(àng)
  C.虬枝(qiú) 婆娑(suō) 疮痍(chuāng) 沁人心脾(qìn)
  D.瞥见(bì) 蹂躏(lìng) 惊骇(hài) 怒不可遏(è)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教员对清兵卫的母亲这样说,母亲吓得只是战战兢兢地不敢出声。
  B.网络热词在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针对这一现象,大家各执己见,争论激烈,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种“山寨名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D.围绕“科学与文学”的话题,杨振宁、范曾、莫言三位大师引经据典,侃侃而谈,给大家献上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3、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涸辙的鱼(水干、枯竭) 惴惴不安(恐惧、担忧的样子)
  锲而不舍(雕刻) 虎视眈眈(注视的样子)
  B.难辞其咎(罪过) 旁逸斜出(安逸、舒适)
  瘦骨嶙峋(消瘦,骨头突出的样子) 无稽(滑稽)
  C.不可名状(描绘) 秀颀(高)
  老谋深算(周密成熟的谋划) 巧言令色(美好)
  D.珍摄(保养) 荡然无存(空无所有的样子)
  充耳不闻(塞住) 揠苗助长(拔)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典范的驳论文,成功地运用了驳论证和驳论据两种反驳,不仅批判了错误论调,而且盛赞了“中国的脊梁”,旨在警醒国人,振奋民族精神。
  B.书信的格式一般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颂语、署名、写信日期。
  C.议论可分为立论和驳论;驳论的种类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D.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如毕淑敏的《一厘米》,鲁迅的《孔乙己》都是小说。
  5、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窗,注定要与诗词______的。古诗词中_______,就有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毛滂的“窗破月寻人”……因此,人们一般都与窗十分_______。但也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绝无半点诗意的“_______”。人如遭牢狱之灾,失去了自由,那就连窗也变得硬邦邦、冷冰冰的了,此时的窗,就有了某种_______的意味。
  A.相遇 信手拈来 亲密 窗棂 劝诫
  B.结识 信口雌黄 亲近 窗户 警告
  C.结缘 信手拈来 亲近 铁窗 警世
  D.邂逅 信口雌黄 友好 铁窗 劝慰
  6、下面是关于中国朝鲜族农乐舞的介绍,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反映传统农耕生产生活中祭祀祈福、欢庆丰收的民间表演艺术。。
  ①场面热烈奔放,民族特色鲜明。
  ②舞者伴随唢呐、洞箫、锣鼓的节拍欢歌起舞,表达了追求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
  ③舞前踩地神祭祀,表达了尊重自然、依靠自然的原始信仰。
  ④农乐舞已融人中国朝鲜族的血脉,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艺术瑰宝。
  ⑤舞蹈具有生态、纯朴、粗犷、和谐的特征。
  A.②①⑤③④ B.②⑤③④① C.⑤②③④① D.⑤③②①④
  7、语言简明,即不冗赘啰嗦,不产生歧义,不晦涩难懂。以下短语中,不会产生歧义的一组是(    )(2分)
  ①我想起来了②咬死了猎人的狗③录取考生的工作④鸡不吃了⑤夸奖小李的作文⑥对事业和生活的态度⑦他们这伙人⑧姐姐和妹妹的同学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④⑦⑧D.③⑥⑦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我在自己长期的浏览中间,形成了一种粗浅的经验,这就是自始至终的阅读过程,都必须贯彻着充满自觉性的判断、思索和分析自己正在阅读的书籍,究竟是宣扬真实抑或虚假、准确抑或、正义抑或、美丽抑或、高尚抑或?只有养成了这样读书的方法和习惯,才容易发表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来,真正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操。
  如果不是从这样的阅读中汇成自己深思熟虑的看法,而是盲目地追随着别人的爱好和主张,别人炫耀和宣扬什么,自己就亦步亦趋地去阅读,并且不假思索地接受那些可能是谬误的捧场,像这样不开动自己的大脑,就犹如叔本华所说的“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长此以往,“思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