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510字。

  《娜塔莎》教案
  平政高中 李莎
  教学目标:
  1.了解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了解《战争与和平》的内容和主旨。
  2.通过文本分析,把握少女娜塔莎的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
  3.通过娜塔莎形象分析,了解和掌握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
  4.了解“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对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作用。
  2.对作为圆形人物的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复杂个性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是出自哪个国家哪位作家的哪部作品?
  明确:伟大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
  今天,我们要学习列夫•托尔斯泰的另一部名著《战争与和平》中节选的内容。
  二、介绍作者及有关背景: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罗斯文学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公认的最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美国著名文学教授兼批评家哈洛•卜伦甚至称之为“从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对文学拥有“狂恋式爱情”的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地位最崇高的作家,重情节、重典型、重写实、重批判的文学时代,在他笔下达到巅峰。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托尔斯泰文学艺术史上的三个里程碑。
  教师简要介绍《战争与和平》的故事内容。
  三、快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完成第一部分的教学任务。
  1、说说你对娜塔莎参加舞会前心情的总体印象。请用简洁的词语来表示。
  明确:兴奋、快乐、紧张、期待、焦急
  2、  人物的心理活动是藏在他们内心的,你是如何得知的呢?
  明确:心理描写,如“她的全部精力,从早晨起就集中在一点上,就是他们全体,她,妈妈,索尼娅,都要穿得不能再好”。
  通过外话的神态、言行等来体会。
  3、 快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体现娜塔莎兴奋、快乐、紧张、期待、焦急等心情的文字。
  明确:
  ①“不是那样的,不是那样的,索尼娅!”娜塔莎一边说,一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