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00字。

  《炮兽》教案
  平政高中 李莎
  【教学目标】
  1、熟悉雨果的创作经历及其主要作品;
  2、切实把握小说的内容与题旨;
  3、学习场景描写的手法及场景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本篇小说中场景描写的揣摩和体会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
  1、简介雨果
  一生经历坎坷,饱受屈辱,但不向强权屈服,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阅历。 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命运三部曲”)《笑面人》《九三年》(人道主义思想的巅峰之作)等长篇小说都是他的代表作。
  2、相关内容介绍。
  1793年是法国大革命极为关键的一年,也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在革命和反革命斗争最白热化的关口,老谋深算的王党贵族朗德纳克侯爵渡海来到布列塔尼,发起叛乱,向共和国进行疯狂反扑。他的对手正好是他的侄孙,勇敢善战的共和国远征军司令郭文(另译为“戈万”)。而郭文背后,又有一个既富理想主义精神,又铁面无私的政治委员西穆尔登,是共和国派来监督“过于仁慈”的郭文的。在最后的决战中,凶狠残暴的叛军头子朗德纳克大败,从暗道逃跑,可是当三个小孩被困火海时,他却在刹那间良心闪现,返身回救,放弃了逃生的机会,当了俘虏,被判死刑。郭文被他的行为所感动,便私自放走了他。这样,郭文就触犯了革命的法律。当郭文被送上断头台而人头落地时,判他死刑的公安委员代表、他的老师西莫尔登也在痛苦中开枪自杀了。通过这一情节,雨果展开了对革命和人道主义的思考,提出“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思想,把人道主义看成是永恒的、最高的原则。
  3、场景(课前预习)
  场景描写与环境描写的区别 :
  场景描写(场面、风景)由一个又一个场景连缀而成;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三个因素组成。如,晚餐、宴会、战斗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