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080字。

  江苏省黄桥中学校本资料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学习目标:
  1、掌握词人在诗词创作上的基本主张和他们对诗词发展的贡献。
  2、体悟每首词的意象,鉴赏诗词所反映的作者的感情倾向。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1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特点 2.对词中精警名句进行鉴赏 3.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背诵名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自然引出它的作者,——晏几道。
  二、作者简介:
  晏几道(1030----1106),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人,是晏殊第七子。曾任太常寺太祝。
  其作品的特点,小山词多怀往事,抒写哀愁,笔调饱含感伤,伤情深沉真挚,情景融合,“能动摇人心”。虽反映生活面窄,而艺术境界较高。一言以蔽之, 冯煦谓小山词“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
  晏几道与父晏殊齐名,世称“二晏”。
  三、初识文本:
  1. 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初识文本。
  2. 教师范读文本。
  3. 学生自由诵读,初步记忆。
  四、 赏析文本:
  1. 教师概说:
  本词是晏几道的代表作,内容是小山词中最常见的题材,对过去欢乐生活的追忆,并寓有“微痛纤悲”的身世之感。
  艺术上表现了小山词的特有的深婉沉着的风格。
  2.学生自主结合,共同讨论,初步解说本词。(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作用,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巡视,个别答疑) 为转入师生共同赏析做准备。
  3.师问:上片起首两句写什么内容?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上片用两个六言对起。
  “梦后”、“酒醒”二句互文,写眼前实景。
  “楼台”是当时朋游欢宴之所,而今人去楼空。
  “梦”语意双关:、真有所梦,梦当年听歌笑乐的情景。、指“悲欢和离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
  4.如何理解“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辩难。
  教师明确:“去年春恨却来时”,一句承上启下,转入追忆。
  “春恨“因春天的逝去而产生的一种莫名的怅惘。
  “落花”、“微雨”:本是极清灵的景色,在本词中,却象征着芳春过尽,美好的事物即将消逝。  落花、微雨渲染着离情的缠绵。
  双飞燕反衬着独立之人的惆怅难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