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7450字。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阶段性学业水平检测
  语   文   试   卷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一、基础(25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胚(pēi)芽    筵(yán)席     襁(qiáng)褓    紧攥(zhuàn)
  B.谮(zèn)害   羼(chàn)水    醉醺醺(xiōng)  桑梓(zǐ)
  C.痱(fèi)子    撅(juē)断    朴(pō)刀      慰藉(jiè)
  D.侍(shì)候    掠(luè)过    怄(òu)气      戏谑(xuè)
  2.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在错字下画横线,然后按顺序改在右面的方格中。(2分)
  (1)见风使舵  (2)影影绰绰 
  (3)老奸巨滑  (4)如坐针毡 
  (5)磕瓜子    (6)不醒人事 
  (7)望眼欲穿  (8)相形见绌 
  (9)提心掉胆  (10)断壁残垣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我市越来越多的市民积极参与到“为礼让斑马线点赞”的大型公益活动中来。
  B.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语言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C.一个人能否具有创造力,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D.《中国好声音》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和情感享受。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水浒》又名《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文言小说,全书讲述了北宋末年官逼民反的起义故事,作者是施耐庵,明末清初人。
  B.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早是”是早上的意思。)
  C.《公输》一文中墨子采用设喻、类比的方法说服楚王停止攻打宋国,说明了有理走遍天下的道理,只要善于说理,一切困难将迎刃而解。
  D.舒婷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她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中,将个体的“我”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并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的责任,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历史担当精神。
  5.名著阅读。(3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水浒》中,梁山好汉们认为生命的意义是“忠”与“义”,能反映这一
  意义的事件如                      ;而《简•爱》中,简•爱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
  保尔认为人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                               。
  6.经典古诗文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民族文化基因。请根据自己的积累,完成下面两个小题。(4分)
  (1)参照例句,以“责任”开头仿写两句话。(2分)
  例句:幸福就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是杜甫“好雨知时节,当
  春乃发生”的喜悦。
  责任是                                  ,                                
  。
  (2)某班要进行一次对对子活动。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活动,请你根据对以下几个人物的理解,把上联补充完整。(2分)
  [参考人物] 吴用、杨志、杨修、林黛玉
  上联:                                 下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
  7.请根据提示默写。(10分)
  (1)                   ,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
  (2)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3)                    ,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
  (4)人恒过然后能改,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两章)
  (5)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6)而现在,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7)李白的《月下独酌》既写出诗人旷达超脱的浪漫情怀,又表现诗人孤独苦闷的句子是                   ,                  。
  (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经常灭亡的原因是                   
  ,                         。 
  二、阅读  (45分)
  (一)诗歌鉴赏台。(3分)
  《香菱学诗》中香菱央求黛玉给她出个题目作诗,黛玉道:“昨夜的月最好,我正要诌一首,竟未诌成,你竟作一首来,十四寒的韵,由你爱用那几个字去。”香菱先后作了三首,下面引用第一首和第三首。
  第一首                                   第三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