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620字。
有文采,云想衣裳花想容
主讲名师:广东丘警通
【考纲航标】
“语言有文采”在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属于发展等级,要求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所谓的“词语贴切”指用词准确而形象;“句式灵活”指在作文时能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灵活运用各种句式,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指能将各种修辞手法灵活恰当的运用,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文句要有表现力”指句子富有深意或哲理,华丽的文句未必就有表现力,而平实的文句也可能具有非凡的表现力,关键是要写出对生活的自我感受。“文句有表现力”指文句意蕴丰厚,富有感染力。
得作文者,得语文之天下;得语言者,得作文之天下。这句话虽然说得有点夸张,但是的的确确道出了语言在考场作文中的重要意义。从评卷实践来看,在审题、结构、内容等方面不出现“硬伤”的前提下,语言成为感动“特殊读者”(评卷人)的主要因素。试想,烈日炎炎、挥汗如雨之时,阅卷老师在几十秒内看作文,看到文采飞扬的作文时能不“怦然心动”吗?
【突围技法】
语言能力是高考作文诸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和最稳定的能力,所以,语言能力的考查是作文考查的主项。如果说好的题材是作品搏动的心脏的话,那么,优美的语言该是美丽的面庞了。考生依托语言的载体,使自己的作文生色,向阅卷老师展示自己靓丽的面容,显示文化功底和写作才气,使读者的眼睛为之一亮,令人意荡神驰,感到的是一种艺术美的享受,从而赢得人们的青睐。如何让高考作文的语言体现隽永的诗情画意,达成笔下生花的效果呢?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着手:
一、用词贴切生动处,字字珠玑耀光华
语言的“灵动”,是针对词语的“巧用”而言的,语言虽少,但只着一字,便可出奇制胜,夺人眼球,动人心弦,产生心领神会之共鸣。颇具一石激起千层浪那般宣泄之趋势, “纵一苇之所如”,以有限演绎无穷,催生无尽的想象,让遐思更加悠远。
踮起脚尖,听晨风拂过松林,飒飒作响,那是林海的呼吸;踮起脚尖,感受初阳掠过草地,拾起珠玑,那是天外的暖意;踮起脚尖,看蝶翅轻拍花朵,曼舞飞扬,那是生命的活力。(2009湖南卷高考优秀作文《踮起脚尖》)
这段文字用词贴切,作者的炼字功夫可见一斑。“拂过”“掠过”“轻拍”等动词极符合“晨风”“初阳”“蝶翅”的特点;“飒飒作响”和“曼舞飞扬”又形象地描绘出“松林”经受“晨风”吹拂,“花朵”被“蝶翅”轻拍的鲜活灵动的形象,语言优美,极富动态美感。
语言本是不断变化、与时俱进的,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文化变迁的一面镜子。语言的“鲜活”包括“鲜”和“活”两个语义。“鲜”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