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8550字。

  2015学年杭州市五校联盟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考试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给予(gěi)   叱咤(chà)   长篙(gāo)    挥斥方遒(qiú)
  B、憎恶 ( zèng)   冰屑(xiè)    谒见(yè)     忸怩不安(nì)
  C、骨髓 (suǐ)     青苔(tái)    淬火(cuì)    芳草菲菲(fēi)
  D、颓圮 (pǐ)      沉淀(dìng)  消散(sàn)    溯流而上(sù)[]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17岁青年李某年少气盛乱讲意气,为朋友之事,在某溜冰场伙同其他人员致王某重伤,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
  B.林木森森之中,掩映着飞檐斗拱、飞彩镏金的千年古寺——玉台寺,玉台寺的钟声一次次地抚平圭峰山的寂廖。
  C.昨天,科技部向媒体通报雾霾治理科技工作情况时表示,十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雾霾天气是内外因叠加的结果。
  D.这里流传着一个凄惋的爱情故事:妻子攀登天梯失足跌落,长眠于此;丈夫悼念心上人,出资修建木头台阶——“爱情阶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坚持韬光养晦的战略不应该被放弃;同时,由于国内政治背景、中外力量对比、国际政治形势的新变化,中国外交需要在战术层面更有所作为。
  B.我常常挤在人群中,静静地看着炫目的盐花盛放,那一朵朵尽情绽放的烟花美轮美奂,就像人们脸上收不回的幸福笑容,美丽动人,充满活力。
  C.从道德上讲,路见不平应该施以援手,看到摔到老人应该扶一把,鼎力相助。“老人跌倒该不该扶”贝莱不该是一个需要公众思考和辩论的话题。
  D.自从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开放二胎的政策公布后,人们说得头头是道,反响很强烈。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市以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这一核心,以转变奶业生产方式、提高养殖效益为目标,全面开展了奶源基地建设、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等专项工作。
  B.张骞之后的汉土与西域的相互贸易,在唐朝达到高潮,纷至沓来的外国商队不但促进了西域庭院植物的栽培,也带来了很多新奇古怪的奢侈品。
  C.华夏幸福俱乐部宣布,由李铁担任球队主教练;他从幕后走到前台只用了一个月时间,他能否在短时间内凝聚全队的战斗力,关键在于他的能力。[]
  D.对于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对相关责任人提出处理,给党和人民一个负责任的交待。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如胡应麟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这个“闹”字很刁,一下子点化了柳宗元《江雪》一诗中的昂扬活力。所谓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       ,      ,      。或许,       ,       ;      ,      。那片苍茫的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如国画中留出的空白,意味深远。
  ①诱人的芭蕉正在雪天里挺立                    ②只有雪野的空旷
  ③君不见,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      ④才能凸显生命的充实
  ⑤方能反衬人心的温热                          ⑥只有雪天的凄冷
  ⑦江上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地划行
  A.①⑦③②④⑥⑤    B.③①⑦②④⑥⑤    C.①⑦③⑥⑤②④    D.③①⑦⑥⑤②④
  6.请给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4分)
  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第21次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12名队员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海拔4093米的蓝天之下。这是人类首次登陆南极内陆冰盖之巅。
  标题:                             。
  7.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审美移情”的三种情形。(不超过12字)(5分)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说的都是“情”和“景”的关系,而“雁”意象群的发掘,能较好地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写景(物)”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言志)”的诗句,但数量最多的还是写景(物)与抒情(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审美移情”的情形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
  “审美移情”的情形指的是:                              。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 完成8—10题。(9分)
  明清诗论中对王维“名大家”的特殊定位不仅是介乎“大家”和“名家”之间的调和性观点,更是王维诗歌的独特成就在传统诗学批评标准之下的特殊境遇之写照。
  中国历代诗学在评定一流大诗人的具体标准上存在着一些细微差异,但基本要求一致,即人格高尚、才大力雄、超越时代、泽被后世。其中,道德标准是成为伟大作家的首要条件,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伟大”不仅取决于文学艺术作品本身所表现出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还取决于作家本人在为人行事方面的崇高和磊落。杜甫得到“诗圣”的桂冠和普遍的尊奉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